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7-01 19:39邢俊岭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道开腹

邢俊岭

(郸城县人民医院 肝胆乳腺外科 河南 周口 47715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邢俊岭

(郸城县人民医院 肝胆乳腺外科 河南 周口 4771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基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基本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利于术后恢复。

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并发症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胆道疾病类型,多发于胆总管中下段,但随病情进展,结石增大、增多、堆积及胆总管扩张等,常会累及肝总管,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及右上腹轻触疼痛、黄疸明显、面容憔悴,伴肝脏肿大或脾脏肿大,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近年来,随着微创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逐渐得到临床胆道外科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设置对照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符合胆总管结石诊断标准[2],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肝硬化、肝内胆总管结石或严重心肺疾病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各52例。观察组男23例,女29例,年龄42~74岁,平均(58.54±3.64)岁;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43~75岁,平均(59.15±3.4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协会审核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行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选右上腹经腹直肌做一切口,依次切开腹壁进入腹腔,并详细探查腹腔情况;常规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前壁,采用取石网篮取石,经确认结石取净后,常规放置T型引流管;清理手术区域,逐层缝合手术创口,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处理。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头高足低左倾位,于脐下端做一1 cm左右切口,常规建立气腹;采用四孔操作法行腹腔镜手术,采用超声刀将胆总管切开,先不离断胆囊;将可旋转性弯式鸭嘴钳经主操作孔置入,在腹腔镜辅助下对胆总管探查并取石;置入纤维胆道镜继续取石,确定取净结石后,放置T型引流管;依次缝合操作孔,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基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术中、术后基本情况 观察组术中、术后基本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术后基本情况比较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发生胆汁渗漏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胆汁渗漏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3,P<0.05)。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疼痛、发热、黄疸等。目前,手术仍是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传统开腹手术切口较大、术中出血量多,对患者损伤严重,术后较易发生感染、粘连等并发症,且瘢痕美观效果欠佳,因此,寻找创伤小、利于恢复、能够满足患者对瘢痕美观要求的标准术式已成为临床胆道外科医生共同追求的目标[3]。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深入及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的广泛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逐渐被运用于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中,在腹腔镜辅助下,可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进而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恢复[4-5]。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至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及手术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无需切开患者腹壁,进而有效避免了切开、缝合等操作可能引发的感染;另一方面,该术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给患者生理功能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此外,手术过程中可在腹腔镜辅助下将坏死组织与炎性渗出物彻底清除,无需涉及其他与手术无关的器官与组织,对肝脏、胰腺、胃肠道等影响较小,因此,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利于术后恢复。

[1] 唐学军,龚镭,彭晓斌,等.吲哚美辛预防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6468-6470.

[2] 王晨,陶文雅,徐韦.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2):230-232.

[3] 刘郁,于亮,段绍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40-42.

[4] 龚加明,卢思聪,范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53-54.

[5] 任勇刚.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5):493-494.

R 65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69

2016-08-22)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道开腹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