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祛风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效果观察

2017-07-01 19:39张秀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温阳动脉血活血

张秀红

(社旗县妇幼保健院 急诊科 河南 南阳 473300)

温阳祛风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效果观察

张秀红

(社旗县妇幼保健院 急诊科 河南 南阳 473300)

目的 观察温阳祛风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社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西洛他唑,观察组则加用温阳祛风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量、前后踝肱指数(ABI)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量、AB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祛风活血法可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量及ABI指数,疗效确切。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温阳祛风活血法

糖尿病持续发展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周围血管病变即为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患者病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研究表明,早期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多具静息痛、间歇性跛行、溃疡及坏疽等临床表现,其中严重肢体缺血患者如未能及时重建血运,其截肢率可达10%[2]。目前临床西医治疗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疗效不够满意,因此对早期周围血管病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采用温阳祛风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社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为28~69岁,平均(41.24±9.85)岁;病程为6~15 a,平均(9.51±3.20)a。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26~68岁,平均(40.97±10.03)岁;病程为6~18 a,平均(9.25±3.19)a。84例研究对象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4],入组前B超检查显示存在早期周围血管病变,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周围血管病变。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血糖控制等基础治疗,给予对照组西洛他唑(山西创隆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51),100 mg/次,2次/d,饭后1 h口服。给予观察组温阳祛风活血方剂:黄芪30 g,当归20 g,桂枝、桑寄生、防风、川芎、路路通、独活各15 g,牛膝、鸡血藤各12 g、炙甘草9 g,1剂/d,早晚各煎煮1次,每次留汁200 ml,餐后1 h温服。两组治疗均持续1个月。

1.3 观察指标 使用气袖及多普勒听诊器测定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0.9~1.3为ABI指数正常范围,0.7~0.9为轻度缺血,0.5~0.7为中度缺血,<0.5则表明重度缺血。治疗效果:以临床症状消失,ABI指数>1.0,多普勒下肢血流图正常,停药或仅服用维持剂量药物为显效;临床症状缓解,ABI指数位于0.9-1.0,下肢血流图好转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42×100%。

2 结果

2.1 足背动脉血流量、ABI 治疗前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量、AB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量、ABI比较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病理基础,其发生发展过程与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等关系密切。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血栓,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肢端缺氧缺血,最终导致缺血性坏疽或坏死。目前西医治疗以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为主,辅以西洛他唑等血栓抑制药物,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有研究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控制糖尿病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一西药治疗[5]。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属中医“脱疽”“脉痹”“血痹”等范畴,病机以燥热阴虚为主,燥热耗阴、耗气,久则损阳,患者见局部皮温降低为阳气受损之征;燥热易损津液,加之气机正常功能受损,易发血淤;燥热伤阴而生内风,血淤、阳虚致局部阳气不足则易受外风侵袭,因而局部阳虚、血淤、风邪为治疗本病之关键所在。本研究所使用的温阳祛风活血方,温阳以振奋阳气、祛风以除外邪,加活血药物以达气血和利之效。方中当归、黄芪为君药,前者可养血、活血,后者性温,可补气生阳,二者合用可调和气血阴阳。桂枝、防风、川芎可祛内风、温阳通络;路路通、牛膝可引血下行,滋补肝肾;独活、桑寄生等温阳活血;炙甘草起调和之效,全方共奏温阳祛风活血之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量、ABI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黄芪、桂枝等药物可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向体表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改善动脉硬化指数。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6],本方兼具攻补之效,温阳而不生火,消淤而不伤正,是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关键所在。

综上,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使用温阳祛风活血法治疗可有效优化足背动脉血流量,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但辨证论治为中医精髓所在,因而依据个体化情况加减变化药方具有重要意义。

[1] 何蕊, 刘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糖尿病足的机制[J].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32): 2536-2538.

[2] 郑月宏, 刘端. 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外科治疗[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6, 8(7): 388-391.

[3] 段苗, 郭伟, 李伟, 等. 踝肱指数测定在2型糖尿病病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J]. 临床内科杂志, 2016, 33(9): 641.

[4] 赵令君, 刘玉峰, 吴淋淋, 等. 糖尿病肾病最新国际病理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35(5): 847-848.

[5] 叶向, 杨洋, 时霞飞. C反应蛋白和尿酸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间的关系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30): 3310-3312.

[6] 李晓东, 葛建立, 张欣, 等. 芪黄疽愈方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 2016, 38(6): 853-855.

R 259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75

2017-01-20)

猜你喜欢
温阳动脉血活血
勘误声明
藿芪温阳丸醇提部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