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2017-07-01 19:39徐东海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徐东海

(上蔡县人民医院 外科 河南 驻马店 463800)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徐东海

(上蔡县人民医院 外科 河南 驻马店 463800)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上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11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临床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低于对照组的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创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消化内科常见病症,多是由于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细菌在胆囊内堆积,或者炎症性病变,此外有部分患者是由于胆囊内压力升高引起的机械性炎症病变,或者是由于卵磷脂在磷脂酶作用下形成溶血卵磷脂而引起的化学性炎症病变[1]。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在并发胆管炎症或者是肝门淋巴结肿大时可出现黄疸症状。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尤其是在患者出现严重胆道感染、胆囊坏疽性炎症等手术适应证时。本文旨在探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上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11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均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将有凝血功能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者排除在外[2]。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为27~65岁,平均年龄(51.61±8.43)岁;观察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为26~65岁,平均年龄(51.08±8.7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本次纳入研究的5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硬膜外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在右上经腹直肌做一切口,若炎症不严重,可直接顺行性切除胆囊;炎症严重者需先分离胆囊与周围器官粘连,采用逆行性切除法。

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仰卧位(且头高脚低),或左侧卧位,于脐上缘1 cm处做一切口,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2.03~14.06 mm Hg,采用三孔法,腹腔镜下探查患者胆囊炎症病变程度,明确胆囊与周围器官的粘连情况,选择合理的分离措施,比如撕拉、电凝,将胆囊部位充分暴露出来,将之提起使嵌顿于胆囊颈的结石进入胆囊内部,夹闭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切除胆囊,电凝止血。用0.9%的氯化钠溶液将手术创面清洗干净后,留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创口。

1.3 评定指标 涉及的手术评定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随访2个月,记录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胆管损伤、腹腔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低于对照组的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概率颇高,相关资料显示称合并概率达到9%,被称之为结石性胆囊炎[3]。病症发作时患者右上腹部剧烈疼痛,可以通过CT检查及白细胞计数等医学检测手段确诊,及时采取手术治疗。由于急性胆囊炎属于炎症性病变,因此胆囊会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增加手术难度,因此以往治疗该病症都会选用开腹手术,以便将胆囊充分暴露出来[4]。但是在手术之后,极易发生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微创手术体系已较为成熟,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术式,逐渐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中。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通过CO2气腹的建立,充分保证了腹腔镜视野,分离粘连部位,再使用配套的纤细器械切除病变胆囊,手术时间缩短,而且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损伤患者其他健康组织器官,避免将腹腔暴露在空气中,手术后腹部也不会遗留下手术瘢痕,影响患者外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必须要观察患者的病情,注意手术禁忌证,比如说发病超过3 d的患者由于炎症病变程度较大,胆囊粘连严重,所以手术难度比较大,还是应该选择开腹手术治疗[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低于对照组的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微创,创口愈合快,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应用。

[1] 滕廷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22): 250-252.

[2] 张建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68例对比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13, 9(42): 1206-1207.

[3] 慕海峰, 彭靖, 燕占甫, 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0例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 2012, 26(18): 78-79.

[4] 常学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8(22): 122-123.

[5] 张金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42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21(24): 99.

R 65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84

2017-02-09)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