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2017-07-01 19:39李凡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尿素氮微量肌酐

李凡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李凡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74例,按照窒息程度,将74例患儿分为A组(轻度窒息,n=34)、B组(重度窒息,n=40);以同期出生的36例健康新生儿为C组。对比3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儿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分别为8.80%(3/34)和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伤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需引起高度关注。

新生儿;窒息程度;肾功能损伤;相关性

新生儿出生时各脏器功能仍处于不完善状态,且缺氧敏感度较高,极易受低氧血症、酸中毒等因素影响,引发窒息现象[1]。新生儿窒息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能导致其出现多种疾病,严重影响预后。有研究认为,新生儿窒息会损害多脏器功能,最为多见的是肾功能损伤[2]。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74例,所有患儿生产时均出现窒息现象,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出生时Apgar评分评估窒息程度(轻度窒息:≤3分;重度窒息:>3分)[3]。将74例患儿分为A组(轻度窒息)和B组(重度窒息);以同期出生的36例健康新生儿为C组。A组34例患儿中男21例,女13例;胎龄37~40周,平均(38.5±0.5)周;日龄6 h~3 d,平均(1.2±0.3)d;窒息原因:6例为羊水因素,7例为异常产程,15例为脐带异常,4例为妊娠合并症,2例为产前出血;Apgar评分为4~7分。B组40例患儿中男24例,女16例;胎龄37~40周,平均(38.4±0.4)周;日龄6 h~3 d,平均(1.2±0.2)d;窒息原因:7例为羊水因素,8例为异常产程,16例为脐带异常,5例为妊娠合并症,4例为产前出血;Apgar评分为0~3分。C组36例研究对象中男22例,女14例;胎龄38~40周,平均(38.6±0.5)周;日龄7 h~3 d,平均(1.3±0.1)d。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3组研究对象均在出生后第2天抽取2 ml清晨空腹静脉血。血肌酐、尿素氮采用日本日立公司提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正常值参考范围:血肌酐为24.9~69.7 μmol/L,尿素氮为2.5~6.4 mmol/L,微量白蛋白4.9~20.5 mg/L。

2 结果

2.1 肾功能指标 A组和B组患儿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 A组和B组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分别为8.80%和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0,P<0.05)。见表2。

表1 3组相关肾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C组比较,aP<0.05;与A组比较,bP<0.05。

表2 两组患儿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围产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一旦新生儿生产过程中出现窒息现象,会引发胃肠道、中枢神经、肾脏及心肺等多器官功能代谢失衡。有研究发现,新生儿窒息后发生率最高的症状是肾脏功能损伤,且肾损伤往往较脑损伤发生时间更早,多发于出生后4 d内[4]。

临床上观察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等。其中,尿微量白蛋白是一种中分子蛋白质,是早期肾小球损害的一个重要临床标志物。通常情况下,当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时,尿微量白蛋白滤过量较为稳定。一旦新生儿出现肾小球病变,会增加尿微量白蛋白滤过量,提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可作为判断肾小球早期病变的重要指标[5]。此外,一旦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体内蛋白质会加快代谢分解速度,促使肌红蛋白释放,导致肾血管出现收缩,降低肾小球滤过量,提升血清中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而且,血清中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变化可直接反应肾脏排出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新生儿比较,新生儿窒息患儿的肾功能损伤指标水平明显存在异常,且随着窒息程度的增加,肾功能损伤越严重。此外,A组和B组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分别为8.8%和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8]。这提示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伤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伤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需引起高度关注。

[1] 郭玥馨.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67-68.

[2] 杨培娜.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7):76-77.

[3] 王海波,王丽,刘飞,等.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对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2, 27(23):3596-3598.

[4] 丁延虹.新生儿窒息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超声表现[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142-144.

[5] 陈梅.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87-88.

R 722.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88

2016-12-19)

猜你喜欢
尿素氮微量肌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
不同密闭材料硫包衣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