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效果分析

2017-07-01 19:39李相文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卡培奥沙利胃癌

李相文

(长垣县中医医院 内科 河南 新乡 453400)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效果分析

李相文

(长垣县中医医院 内科 河南 新乡 453400)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长垣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表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ECP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近期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5%(23/34),高于对照组的41.18%(1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8%(7/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94%(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展期;胃癌

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又称晚期胃癌,发现时患者癌细胞已侵入胃壁肌层与浆膜层,致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AGC常用手段为手术切除,但由于晚期胃癌肿块较大,易侵犯周围组织,出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治疗效果差。研究证实,肿瘤切除手术前进行化疗,可减少肿瘤负荷,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恢复[1]。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均属于抗癌药物,具有细胞毒作用及抗肿瘤活性。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AG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长垣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AGC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女15例,男19例;年龄为45~64岁,平均(55.81±8.24)岁。观察组女13例,男21例;年龄为46~63岁,平均(46.23±6.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抗癌联盟(UICC)诊断AGC标准[2];未发生肝、肺、脑等远处转移且均为首次治疗;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存在活动性出血、穿孔等化疗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ECP方案: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表柔比星60 mg/m2,化疗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持续96 h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00 mg/m2。观察组给予XELOX方案:于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63)85 mg/m2,口服卡培他滨(淄博万杰制药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19)1 250 mg/m2,连续服用14 d,2次/d,1个化疗疗程为28 d。两组均为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依据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判定[3]。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且维持≥4周;部分缓解:肿瘤缩小>50%,且维持≥4周;无变化:肿瘤缩小减少<50%,且增大≤25%,病情维持≥4周;进展: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②统计对比治疗后两组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外周神经毒性、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5%,高于对照组的(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2,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8%,低于对照组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4,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AGC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发病隐匿,早期胃癌临床症状轻微,多数患者确诊后已进展至晚期,预后效果差,实行根治性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研究表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是临床AGC化疗常用治疗方案,AGC肿瘤切除手术前实行化疗,有助于肿瘤降期、清除微转移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效果。

李书平等[4]研究表明,AGC术前接受化疗,使肿瘤细胞首次受到打击后,瘤体缩小、组织水肿减轻,可改善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同时可杀灭侵入血液肿瘤细胞及微小淋巴结转移灶,抑制肿瘤细胞生物活性,有助于患者预后康复。奥沙利铂属于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通过释放烷化结合物作用于细胞基因,使其发生链内、链间交联,抑制细胞基因合成及复制,该药物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肾毒性反应较轻,治疗转移型胃癌活性较高。卡培他滨属于新型氟尿啶类抗肿瘤药物,口服后可快速通过胃肠黏膜被机体吸收,其通过肝脏内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等多种酶催化作用,可在肿瘤细胞中转化成氟尿嘧啶,发挥有效靶向性及高度选择性,具有强效抗胃癌活性,同时可降低机体毒性反应。郭银谋等[5]研究证实,奥沙利铂可提高肿瘤细胞内胸腺嘧啶磷酸化酶活性,从而有助于促进卡培他滨于肿瘤细胞内转化,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治疗AGC,两者药物可相互协调,共同发挥药性,对改善AGC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均优于单独实行肿瘤切除手术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AGC,两者药性相互促进,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AGC,有助于改善机体耐受性,降低患者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外周神经毒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同时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1] 徐伟, 吴福林, 孙春花.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 2014, 29(12): 1604-1606.

[2] 韦淑贞, 张闯, 朱婧妮, 等.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1): 118-120.

[3] 万一元, 惠红霞, 王晓炜, 等. 卡培他滨或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华肿瘤杂志, 2016, 38(1): 28-34.

[4] 李书平, 张阿桥.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 21(1): 30-32.

[5] 郭银谋, 周倩宇, 陈贡斌.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体会[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 22(B22): 157-158.

R 735.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95

2017-01-21)

猜你喜欢
卡培奥沙利胃癌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