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17-07-01 19:39徐猛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氢氯吡硫酸格雷

徐猛

(杞县中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开封 475200)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徐猛

(杞县中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开封 475200)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杞县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神经缺损得以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脑梗死;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死为颅内血液出现供应障碍,发生缺血、缺氧后引发的脑组织局限性坏死,或是脑软化。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旨在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杞县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为46~76岁,平均(60.2±4.5)岁,其中21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冠心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脑部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年龄为44~79岁。排除标准:重大脏器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脑保护剂、脑细胞活化剂、钙离子拮抗剂、维生素E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吉林美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853541)进行治疗,口服0.1 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海南敦昊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8536542)进行治疗,口服75 m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并根据NIHSS评分来对疗效进行判定。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较治疗前出现明显降低,减少91%~100%,则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减少46%~90%,则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减少18%~45%,则为进步;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程度不超过18%,则为无效。治愈率+显效率+进步率=总有效率[2]。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NIHSS评分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梗死易发人群为中老年群体,发病率同年龄存在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梗死的发病率会逐步提高,尤其是年龄超过45岁后,脑梗死的发病率增加明显。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脑梗死的发病部位通常为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以及小脑后下动脉。临床上主要采取头颅CT或MRI对其进行确诊。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使用率和使用范围,其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主要机制为:阿司匹林可对患者机体内的血小板环氧化酶发挥抑制作用,从而使血栓素A2的生成得以有效抑制,但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功效并不全面,其对于已经活化,黏附在损伤血管内皮中的血小板,所具有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3]。加之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出现,会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机制为:氯吡格雷会对机体内的腺苷二磷酸受体进行选择性阻断,从而对血小板的凝集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与机体内存在的其他诱使血小板发生凝集的激动剂,该药物还能对其活性进行抑制,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抗血小板功效。由于在血小板聚集反应中,存在两个关键且各自独立的环节,一个为环氧化酶活化,另一个为腺苷二磷酸受体激活,因此若要取得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就必须对这两个单独关键环节进行联合抑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因此两种药物联用,其抗血小板功效更加显著。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效果优于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综上,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神经缺损得以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孙亚招.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 2(3): 19-21.

[2] 李佳祥.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13(10): 2526-2527.

[3] 杨颖.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2(18): 151-152.

R 743.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96

2017-02-09)

猜你喜欢
氢氯吡硫酸格雷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硫酸渣直接还原熔分制备珠铁
Trichosporon asahii ankle cavity effusion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aplastic anemia
2019年硫酸行业运行情况
2018磷复肥硫酸大数据发布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硫酸很重要特点要知道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