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7-01 19:39左灿灿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次数哮喘小儿

左灿灿

(开封市儿童医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左灿灿

(开封市儿童医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目的 对小儿哮喘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5例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教育;哮喘;护理

支气管哮喘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起病急、易反复、病因复杂等特点。研究指出,对小儿哮喘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认识,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哮喘发作诱因,降低哮喘的发作频率具有重要意义[1]。为了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开封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哮喘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110例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5例患儿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为2~6岁,平均(3.3±1.2)岁;病程5个月~4 a,平均(2.3±0.7)a。对照组55例患儿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1~6岁,平均(3.1±1.4)岁;病程7个月~5 a,平均(2.6±0.8)a。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具体如下。①生活护理时应注意保持住院环境的安静、舒适,床上用品保持清洁干净,并定时更换。注意开窗通风,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②病情检测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脸色、尿液及心肺指标等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报告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③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要立刻进行吸痰,注意动作应轻柔。一旦患儿呼吸严重不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对患儿做好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意选择容易被患儿接受的方式,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儿进行宣教。②因患儿年龄偏小,家长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对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安慰家长,在交流过程中注意保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缓解家长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配合度。向家长详细讲解哮喘诱因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认识过敏原,做好预防工作。③生活习惯宣教:帮助家长掌握饮食方式、保健活动、锻炼方式等,指导患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④饮食宣教:因哮喘发病会导致体力消耗过多,要注意对患儿进行补水,饮食要保持低脂肪、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纤维为主。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儿均进行1 a随访,对比1 a内的哮喘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次数。②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满分100分:85分以上为十分满意, 60~85分为比较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2]。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观察组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随访结果比较次)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性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有咳嗽、呼吸困难、腹部鸣音、气促等,临床上目前对于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3]。小儿哮喘指的是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由遗传、环境多因素影响出现的慢性呼吸道疾病[4]。哮喘发病风险大,会给患儿的健康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健康教育是一种旨在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降低疾病发病率的教育活动。哮喘患儿的认知能力低、生活常识少,因此,对哮喘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健康教育能够缓解患儿的害怕、恐惧心理及家长的担忧、焦虑情绪,提高护理配合度,还能够通过患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患儿提高认识,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还能够提高家长认识,使其更好地了解哮喘诱因及预防措施,有效减少哮喘的发病因素,降低复发率与住院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哮喘患儿及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密切护患关系。

总之,在小儿哮喘的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韦晓燕.小儿哮喘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8(18):11-12.

[2] 杜莉红.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6(2):146-147.

[3] 廖丽霞.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4):125-127.

[4] 郭卫萍.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8(3):242-244.

[5] 李英.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11(4):134-135.

R 473.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124

2016-12-09)

猜你喜欢
次数哮喘小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依据“次数”求概率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