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疼痛和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2017-07-01 19:39张凌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责任制

张凌云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疼痛和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张凌云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疼痛控制和抑郁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和抑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疼痛率为20.51%(8例),平均疼痛时间为(2.38±0.8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3%(16例)、(4.29±2.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够明显控制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疼痛,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责任制整体护理;自发性气胸;疼痛控制;焦虑;抑郁

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性肺病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剧烈疼痛,如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血气胸、开放性气胸等严重肺部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故对自发性气胸的及时有效治疗十分必要,但自发性气胸的剧烈疼痛使部分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甚至有可能发生不良医疗事件。临床学者认为,在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积极治疗的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控制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2]。本研究遵循这一治疗理念,在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引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为26~67岁,平均(38.15±7.59)岁,发病类型:原发性气胸4例,继发性气胸35例。对照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为27~68岁,平均(37.81±8.13)岁,发病类型:原发性气胸3例,继发性气胸36例。两组患者经临床症状和影像检查证实,均为自发性气胸确诊患者,无严重感染和患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和循环系统疾病,无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能够自主完成本研究调查。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签订知情通知书,自愿参加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闭式胸腔引流术或胸膜腔穿刺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小组,制订岗位职责。打破以住的护理小组模式,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整体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按照护士的工作表现、学历、能力等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护理学员等不同等级,由责任组长负责管理本责任小组管理指导工作,确保护理安全,并负责本组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责任护士负责具体护理工作,并负责本组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辅助护士和护理学员负责协助责任护士做好日常护理、检查陪护等护理工作。②强化技术培训,实施一体化责任制管理。加强责任组长对解决疑难、特殊问题的技能,加强责任护士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加强辅助护士和护理学员对气胸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训。小组长应提前1周下达护理工作任务,制定护理工作目标,让责任小组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复杂状况。责任小组长应提早进入病房,做好本组内的人员考勤和新入院患者病情了解,对责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诚恳意见,并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责任护理人员要加强与医师和患者的沟通,以便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并参与对危重患者的抢救。辅助护理人员要配合好责任护理人员做好患者当日临床用药清点和仪器使用监护。护理学员做好基础护理和日常陪护。③完善制度考核,提高服务质量。护理组长要定期做好工作制度考核,奖优罚劣,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和焦虑、抑郁状况改善情况。疼痛控制评价标准:根据WHO制定的Ⅲ级疼痛评定标准,0级为不疼痛或稍有不适,Ⅰ级为轻微疼痛,Ⅱ级为明显疼痛,Ⅲ级为剧烈疼痛,疼痛率=明显疼痛+剧烈疼痛/患者例数×100%。焦虑、抑郁评定标准:根据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分界值为50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2 结果

2.1 疼痛控制 观察组平均疼痛时间为(2.38±0.82)d,短于对照组的(4.29±2.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8,P<0.05)。观察组患者总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1,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控制比较(n,%)

2.2 焦虑、抑郁情况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微气肿疱自行破裂,使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3]。目前,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主要以行闭式胸腔引流术和胸膜腔穿刺术为主,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4]。自发性气胸的诱发原因很多,突然打喷嚏、大笑、大声咳嗽或猛然抬举重物都能引起自发性气胸,发病比较突然,剧烈疼痛是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主诉,甚至可做为有些患者的唯一症状[5]。持续的剧烈疼痛不仅使机体功能无法起到防御作用,还直接影响患者心理,增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常规外科护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多以遵医用药、处理创口为主要工作方向,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重视不够,护患之间不能很好达成默契,往往存在医疗隐患。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打破了常规护理中机械遵医操作的护理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目标,以小组组长为负责人,将责任逐级分配到每个护理人员身上,并根据不同分工,进行有效监督和考核,实行竞争评比机制,从整体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集体责任感,各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也给护理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产生了动力,使护理人员从服务态度、护理能力、工作能力、病区管理、护患沟通等多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明显增加[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时间、疼痛分级和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服务质量。 综上,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疾病产生的剧毒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1] 何海娟, 董长兰, 赵弦.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1): 153-154.

[2] 张红霞. 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 2013, 6(11A): 106-107.

[3] 孙燕.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整体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 2012, 33(31): 6873-6874.

[4] 阚小季.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16, 2(3): 13-15.

[5] 王惠萍, 郑凤莉. 人性化护理在非手术胸膜固定治疗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的应用[J]. 西部中医药, 2013, 26(6): 113-114.

[6] 邵景香. 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3): 263-264.

[7] 杨家慧, 朱亚梅.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16): 92-94.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126

2017-02-03)

猜你喜欢
自发性气胸责任制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