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7-07-01 19:39李鸿雁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龄食管癌心理

李鸿雁

(济源市中医院 河南 济源 459000)

心理护理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李鸿雁

(济源市中医院 河南 济源 459000)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前、术后SAS评分情况。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术前、术后SA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焦虑不良情绪,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高龄;食管癌手术;影响

食管癌属于消化系统中临床危重症,主要表现出吞咽困难的症状。进食困难与对癌症疾病的恐慌容易给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影响手术治疗。特别是高龄患者,手术的耐受力较差,加之患者营养不良与水电解质失衡等问题,再受到心理情绪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从而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1]。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手术顺利进行,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为证实这一观点,本研究采取对照研究方式分析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采取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64~77岁,平均(70.5±2.2)岁。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65~79岁,平均(72.0±2.3)岁。所有患者辅助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符合WHO高龄食管癌的相关诊断标准[2]。研究符合医学伦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过程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沟通拉近护患关系,辅助医师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情况及手术情况,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注意控制病房卫生,保持病房干净、安静,手术前辅助完成术前准备,术后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全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交流,并通过对患者悉心照料获得信任,与患者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语言要尊重患者,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解答患者的疑问,向患者介绍疾病情况及手术治疗方面的简单知识,消除患者因对疾病未知而产生的不安心理。介绍目前手术方法的先进性及手术成功案例情况,降低患者对手术治疗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同时,多与患者谈心,缓解患者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方面影响产生的抑郁情绪。②术后心理干预。加强对患者术后不适感的指导,告知患者术后不适感属于正常现象,经过短暂时间后会逐渐消失。加强对患者主观感觉异常的指导,患者术后比较敏感与紧张,护理人员需在监测患者实际病情后告知病情的稳定情况,并解释过度紧张的主观感觉异常会影响术后恢复,容易导致术后出现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不仅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还会延误康复时间。术后疼痛是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加强术后疼痛的指导,教会患者通过自身调节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比如除了使用镇痛药物外,指导患者通过注意力转移法降低疼痛的影响。术后患者可能会伴有其他并发症,影响情绪,应加强对患者的关心,解释术后恢复过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恢复。

2 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术前、术后SA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入院时、术前、术后SAS评分比较分)

注:与入院时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问题,首先,患者年龄过高,身体机能降低,手术治疗的耐受性是患者及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其次,因食管癌的影响,患者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更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风险[3]。除了担心手术风险,癌症给患者造成的精神冲击和压力也较大,加之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影响,患者对手术费用和手术效果方面顾虑等,都会使患者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不良心理情绪[4]。

针对这些问题,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治疗全程需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首先在术前建立积极治疗的信念,在了解更多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心理疾病对治疗的影响[5-6]。患者只有建立积极乐观的信念,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术后的心理干预重点在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手术必然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并发症,并且术后会出现疼痛等不良反应。让患者了解这些术后不良因素,并通过交流消除患者内心的顾虑,解除对术后不良情况的担心和抵触,积极配合做好术后的康复过程,结合必要的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逐渐恢复身体机能。本研究中,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改善高龄食管癌患者的焦虑心理,提升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SAS评分结果为术后优于术前、优于入院时,这充分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焦虑不良情绪,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1] 杨慧娟.心理护理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3):144-145.

[2] 曹延平.魏新顶,院蔷薇,等.心理护理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12):146.

[3] 王艳荣.心理护理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12-213.

[4] 王改珍.心理护理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10):127-128.

[5] 崔新艳.心理护理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及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11):171.

[6] 杜彩霞.心理护理对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35):185-186.

R 473.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129

2016-11-17)

猜你喜欢
高龄食管癌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