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江南

2017-07-11 04:41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乌桕树冬景北国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風——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选文开篇先写北国冬天人们的生活常态,然后用一个“但”字转入主题——江南的冬景。先写江南冬天的自然景色,再写气候,还写了江南的各种植物长得生机勃勃。作者在这里把江南的冬天和北方的冬天作对比,又能抓住江南冬天“温暖”这个特征从各个角度进行展现。

小露一手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外地度过冬天的经历?我们可以将南方的冬天和北方的冬天比较一下,当然也可以将今年的冬天和往年的冬天进行比较。

猜你喜欢
乌桕树冬景北国
《太湖冬景》
东北冬景
风中的乌桕树
七绝·冬景(外一首)
大德歌·冬景
江南如今到北国
白桦生北国
白桦生北国
《乌桕树下的邮电所》创作谈
凉风习习,心生温暖——读朱桥《乌桕树下的邮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