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7-07-12 08:13谭凯茵
文理导航 2017年21期
关键词:计算提高兴趣

谭凯茵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全球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做题时常出现计算的错误,这种情况不断出现。这是作为站在教坛上第一线老师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针对存在的这种现象,我们通过多方面去观察,了解,研究。总结一些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提高;兴趣;计算

在义务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数学的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全过程,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会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过程的发展。但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常常存在着随意做题的态度,在随意做题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出这些常见问题:或抱有轻视计算,或做题时不认真,或在抄题的过程中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或粗心计算、不按题目要求做题造成计算错误。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情况,站在一线教学的我们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从教十多年,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我孩子这次数学测验,就是因为计错数,如果不是计算错,就好拉。"每次听到类此这种的话的时候,一种要教好学生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我常常在思索我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现把总结的方法归纳如下: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有句老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喜欢学、喜欢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因为计算题是由数和运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枯燥、无趣,怎样令到计算教学从无趣到有趣,吸引学生的兴趣呢?作为教师就要想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已,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我个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中外数学家的小故事、布置场景、亲身感受的方法来增添课堂气氛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学计算不是为了计算而学,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学的很有趣,很有个性化,很切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觉学计算是有用的,我必须要掌握好计算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并且在练习、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寓教于乐,采用练习、做题形式多样化:如常见的常规题口算题、笔算题、估算题等;还增添一些,小组接力比赛题、模仿电视的抢答游戏题、你追我赶限时计算题、我做老师我出题等类型的题。还采用,奖惩并行制度(这个制度让学生自己组织方案,大家共同遵守)这样做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传统教学的,“你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杜绝学生的畏难情绪

杜绝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的坚定的意志。培养学生坚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进行计算训练。计算教学中,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表的熟练程度是一切计算的基础,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结合班里的实际情况,实施实地、有度的进行一些计算、口算的训练,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里,每天轮流有一位学生负责出口算10题和计算4题让全班学生做题。然后小组讨论正确答案,小组里互相批改。这种情况已成为我教的班的一种计算训练特色。这样做,既训练学生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且根据小学生不喜欢做复杂的计算题、或懒做计算题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的情况,及时帮扶、克服学生的这种畏难情绪,采用“我做小老师、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方式来杜绝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能力要经过长期地进行,有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要达到“灵活、迅速、准确”的计算要求,注重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必须要使学生养成专心,严肃认真,细心计算的习惯。必须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不审错题、看错题、写错题,弄清运算顺序。如:36看成38,2看成8等。是杜绝计错数、提高计算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措施。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因为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常会碰到繁琐、复杂、数字大、步骤多的题。这时就要长期训练学生冷静思考、处事不惊、细心的习惯。这时要教育学生计算之前先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要教育学生对每一道题目中的小数点、数字、运算符号等必须书写规范、正确,数字间的间隔宽窄适宜;草稿纸上的竖式要条理清楚,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不要写得东歪西倒,以便检查时方便;计算过程要详略得当,规定要写的过程一定要写上去,不能省。要培养学生耐心检查的习惯。很多学生的检查都是随意性检查。为此,在教学时,教育学生养成在有时间检查的时候,必须要检查。并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检查时要逐步检查,认真细心,检查的时候先要看运算的符号,还有数学数字有没有抄错,其次要通过验算的方法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有错。让学生把检查当做做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多想方法,根据学生的性格、心理、生理特点,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提点,利用计算教学本身的魅力创设条件,从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肯定能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计算提高兴趣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