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50万元欠条

2017-07-27 00:05张松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医药费药费医疗费

张松

善良的尽头是尊敬

杨全鸿出生在河南新乡的一个小村子,自小体弱,时不时会晕倒。因为家里太穷,无钱看病,病一直拖着。高中毕业后,父亲才将他送到医院,确诊得了败血症。病已经很严重,他躺在床上,失去了知觉,10天后才睁开眼睛。他靠着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恢复了意识。出院后,看着6000元的医疗费账单,一家人犯了愁。那时,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已经债台高筑,再也拿不出钱来。医院院长便向上级政府反映了情况,为他减免了4000元。

杨全鸿非常感激,心中有了当村医的想法,给那些付不起医药费的乡亲看病,让他们减少病痛的折磨。杨全鸿开始自学医术,买来医书,摸索中医治疗方法,反复地实践,有了自己的一套土办法。为了检验治疗的可行性,他还到省内各大医院进修。学成归来,杨全鸿在村子里开了诊所。他从农村的精神病患者入手,这些患者经常受到歧视,想彻底治疗,花费很多。患者的家里几乎拿不出钱,他们的病越拖越严重。

这天,一名精神狂躁患者的家属找上门来,他说想带病人过来看病,身上没有钱,能不能先欠账。他满口答应,说先治病救人要紧。杨全鸿细心地诊断后,开了几味药,嘱咐病人按时服用。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病人康复了。他没有主动要医药费,病人的家属却坚持打欠条。治疗的药多是中草药,他只花了一些时间上山去找草药,没有花什么成本,病人的家里穷,他就没想要这笔药费。

杨全鸿肯钻研,医术越来越好,四邻八乡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从来不问对方有没有钱,付不付得起医药费,别人过来看病说明对他信任,先治病再说。实在没钱,说明家里特别困难,可以先打欠条。欠条越打越多,为了诊所正常运行,杨全鸿身上背了债。看他家里的窘迫状,邻居搞不懂,做医生不为赚钱,图什么。杨全鸿付之一笑,说:“如果行医为了钱,我不如去做生意,钱来得更快。当患者康复后,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安慰,远远比钱更有价值。”一番话,让邻居傻了眼,竟然还真有这样的人。

金杯银杯不如病人的口碑,杨全鸿行医的事迹传遍了当地。2014年,经当地政府推荐,他获得了河南省“最美乡村医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现在,诊所已经转入正轨,每周都有义工来帮忙,他们不收取任何费用。还有些付不起医疗费的病人家属过来帮忙做一些事,成本得到降低。靠着多年的积累,杨全鸿有了一定的名气,病人多起来,诊所有了一定的利润,即使少部分病人无法承担药费,他也能負担得起。他脑子里有一个念头,烧掉欠条,重新开始。

杨全鸿整理了所有的欠条,有时间久远的欠条,也有外省病人打的欠条。他从来没有找病人主动要过钱。有些欠条不是病人不还钱,而是早忘了。他用计算机加了总数,达50万元之多。他烧欠条的事,被人们传开来,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面对不同的声音,杨全鸿说:“每个人都不想欠账,他们打欠条说明实在没钱,我想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帮助那些苦于没钱治病的人,在合理的范围内,视病人的情况,不收或少收。欠条烧掉后,一切都重新开始。”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医药费药费医疗费
降低医疗费用对医院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判断
给父母看病成韩国中年人重负
神医
放开价格不会造成医疗费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