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复习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初探

2017-08-01 00:00艾启英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南平3530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结构图尺度要素

艾启英(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南平353000)

在中考复习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初探

艾启英
(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南平353000)

综合思维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或途径主要有: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凸显要素综合分析能力;切换区域认知尺度,提升地方综合分析方法;剖析地理事象演变,落实时空综合分析能力;创设真实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综合思考问题。

中考复习;综合思维;有效途径

综合思维即综合性的分析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1]地理学科“综合性”的课程性质要求学生具备地理综合思维,能够多要素、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综合地观察、分析和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并且能够较全面、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目前,中考成绩是衡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一个相对公平、可测量的指标。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与高中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一方面很好的诠释了地理课程的“综合性”性质,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从短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从长远看,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文章以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为例,浅谈如何通过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中考复习课的效率。

一、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凸显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在七八年级时学习的地理知识,可能有很多处于一种零散而不成体系的层次上,正如一堆珍珠散落在地,我们得指导、帮助学生拾起和清理好这些“珍珠”,找出各章节间、各章节内部的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用“内在联系”这根线索将他们贯穿起来,使知识由简单、零散迅速上升到条理化、清晰化、系统化,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展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示),宏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把握

结构图直观地表示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区域尺度、地理要素以及学习地理所借助的工具——地图,把七八年级4本教材“由厚变薄”,基本可以实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运用知识结构图,提高复习课的时效性

知识结构图是指把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制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图示,它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知识网络图,是精要语言文字与简明线条的形象结合。[2]

八年级下学期完成八年级下册内容的新课教学任务之后,留给中考复习的时间不多,在有限的复习课中,打乱七八年级的教材章节,引导学生把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意义的地理事物运用知识结构图连贯起来,进行概括、比较、分析、综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基本思路如下:

(1)在图1的基础上把该学段的内容形成地球、地图、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区域差异与联系、人地协调发展等次一级的知识结构。如地图的知识结构:

(2)形成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中主干知识的结构图。如地形知识结构:

在复习“地形”要素时,先按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学会认识某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即掌握认识区域地形的方法论,然后以七年级的某大洲、某地区、某国家和八年级中国的某地区、某省区的地形图为案例进行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把世界的与中国的区域地形特征,即不同尺度的区域地形特征进行描述、比较、概括与综合分析,重组和建构“地形”的相关知识,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同理,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聚落、交通、人口等地理要素也打乱教材的章节顺序,运用知识结构图进行专题复习,可以大大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

(3)建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联系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人地观念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日和未来社会公民必须建立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素养。通过该学段的学习,应培养学生具有“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从事各种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人地协调观。以西北地区为例,“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干旱”的自然环境是怎么形成的?在“干旱”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类的生产活动有什么特点?运用教材中的图文资料进行分析,形成图2的知识结构图。

在对书本的知识进行重组和建构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所学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而且培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二、切换区域认知尺度,提升地方综合分析方法

地理学家认为地理区域的内部复杂性和差异性是由尺度决定的。地理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尺度大小进行选择,尺度不同,解释的重点不同,结论的概括性与普适性亦不相同。[3]以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为例,大尺度区域降水的分布特征与小尺度区域降水的分布特征存在不一致性。如图3所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减少,而图4福建省的降水分布特征与这种分布规律并不一致,在福建省这一小尺度的区域,地形对于降水分布的影响凸显,受地形阻挡、抬升影响,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增加。通过切换不同尺度的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提升学生地方综合分析方法。

三、剖析地理事象演变,落实时空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征不仅表现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还表现在地理事象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如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不同地区不仅人口密度不同,在不同时期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有很大差异;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交通发展水平差异以及同一地区随时间发展交通的变化;同一城市的兴衰,等等。通过剖析地理事象的时空演变,落实时空综合分析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辩证思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四、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综合思考问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知识与技能”评价的较高层次的要求是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将相关地理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在新情境中,提取有用的地理图表文字信息,运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省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为此,在复习课中,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综合思考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例:图5是小欣微信朋友圈中的截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古丽的家乡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她的家乡气候干旱,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和。

(2)小欣家乡的民居屋顶坡度,墙体高,简要分析该民居特点与气候的关系:。

(3)为进一步了解小欣的家乡,古丽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出发,先经过陇海——兰新线,再转线到达南京,沿途她可能观赏到图2中的景观。

该题创设了一个微信聊天的真实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微信朋友圈中的截图信息,运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通过概括、归纳、比较、分析等思维过程解决现实的地理问题,体现了“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的“生活性”课程性质,是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的途径之一。

[1]陆宝文.例析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J].地理教育,2016(5).

[2]张敏.运用知识结构图,提高地理课堂学习时效性[J].地理教育,2015(S2).

[3]袁孝亭.中学地理教学设计[EB/OL].ht tp://www.icourses. cn/coursestatic/course_4679.html.

(责任编辑:曾呈进)

猜你喜欢
结构图尺度要素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组织结构图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概率知识结构图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宇宙的尺度
也谈做人的要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