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视野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

2017-08-01 00:00余碧珠蔡宣步福州时代中学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原电池高中化学环节

余碧珠蔡宣步(.福州时代中学,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福州350007)

TPACK视野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

余碧珠1蔡宣步2
(1.福州时代中学,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福州350007)

以当前国内外对TPACK的研究为背景,提出了“TPACK视角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分析其内涵。同时,以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为切入点,通过评析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阐述了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反思。

TPACK;预习和作业;教学策略

近年来,电视、互联网、百度传课、网易公开课、大数据改变着教育,师生交流更加丰富而多元,高考化学命题呈现出新的面貌:贴近生产生活,注重应用型的思维创新。笔者希望整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设备以及教育平台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探寻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

一、TPACK知识框架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由Mishra和Koehler在2005年提出,它将技术知识和教学知识的地位提高到内容知识等同的位置,做为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二、TPACK视野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本文所提出的TPACK视野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个教学周期中,在化学学科的情景脉络下,一个富有TPACK素养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技术知识、教学知识、内容知识,以及三种交互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应用于中学化学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知道如何使用新兴技术,它是将化学知识以特定的主题或者活动协调起来,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环节1:基于预习和作业的自学环节,环节2:基于素材库的教师备课环节,环节3:基于课堂交互系统的师生互动。

三、TPACK视野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现以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为例,对TPACK视野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如何应用进行分析。

【环节1】基于预习和作业的自学环节

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元素性质的知识以及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之后,而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在环节1中,通过资料展示、软件动态演示,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原电池内部微粒的移动与转化的认识,利用实验仿真技术开发的软件作为支持学生课前预习探究活动的平台。“原电池问学相辅式学习软件”选择安卓系统为开发平台,为学生设计3个探究步骤,设计思路见表1。

表1 问学相辅式学习软件——原电池的内容设计

学习过程中,学生网络探讨,产生思维火花,共同围绕预习中的作业所产生的问题,形成协作式学习,将团队学习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被解决,教师都能即时看到,为教师的备课提供最有针对性的素材。

【环节2】基于素材库的教师备课环节

高中化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强化化学信息意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即时高效捕捉社会信息、学情信息和化学信息,在多种信息的交流整合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出一个高中化学辅助教学素材库,通过实时的师生互动,从而做到以学定教。通过互联网构建数字课程资源,使高中化学教师能够掌握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信息技术资源,如原电池的实验演示动画、燃料电池中甲烷的模型、原电池中电子移动的微观动画、化学方程式的编辑、数据快速处理、PPT课件的制作,高中化学教师必须用到的资源如辅助教学素材库,见表2。

表2 高中化学辅助教学素材库(原电池)

【环节3】基于课堂交互系统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系统阐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盐桥的作用、常见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来自课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共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并适当拓展、延伸、提高、总结和归纳,再实践。为检测教学成效,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评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实时课堂检测,如可以设计如下题目:

例1:铜锌原电池(如下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借助在线测评系统,教师能够即时而准确获取学生的整体答题情况以及个别答题情况,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并有针对性地讲解某个知识点,此时的教师,已经和学生融为一体了,这种真实的交流、实时的互动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迈出坚实的一步。

四、TPACK视野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选用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流程

由以上的知识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教学流程的TPACK运用情况良好,是一节高效的课堂:第一,本节课的知识系统明确,化学学科知识完整,深刻理解原电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问题探究法,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很好利用大数据平台,教学氛围轻松亲切,教师充分掌握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灵活把控知识要点,在本案例中,如表2所示。

表2 教师TPACK结构

文章立足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引入信息技术,建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的教学模式体系,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十分了解学情,在环节1预习阶段给出的知识点要简明扼要,同时能让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对预习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环节2的教师备课环节是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求教师对化学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在环节3中,教师的课堂发挥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效率,是文章所提出的教学模式的点睛之处,要求教师对教学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知识(P)的选择需要以学生的具体需求为支点,以内容知识(C)和技术知识(T)为杠杆,方能撬起深度教学的“大作为”。

[1]闫云龙.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6(1).

[2]娄珀瑜,李红娟,冉鸣.TPACK视野下“整合技术的化学教学知识”的案例研究[J].化学教育,2016(7).

(责任编辑:张贤金)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新高考模式下基于学生预习和作业自我诊断与评价的软件开发”(项目编号:JAS151425,福建教育学院资助)。

猜你喜欢
原电池高中化学环节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原电池教学设计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