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课程的整合

2017-09-06 11:41马福奎张琪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整合信息技术

马福奎+张琪

摘 要: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尤其是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新观点,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概论谈起,包括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整合是什么、整合的可能性和意义、整合的方法和途径等等几个方面进行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概论

(一)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信息技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来说,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狭义来说,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意义。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教育技术

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促进个别化学习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学习资源包括信息、人员、材料(教学媒体软件)、设备(硬件)、技巧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使它们在学习中产生整体功能、发挥优良作用,就必须通过进行系统的设计实现优化组合。因此涉及到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进行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教育技术重视所有学习资源或称为人类的学习媒体的开发、应用、管理,设计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强调用科学的系统方法来分析和整合“教、学”过程。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课堂辅助教学

这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中最早的、最基本形式,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一些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代替了一些投影片、录像片的基本功能,并利用计算机的三维动画技术,详细地分解、展示微观机制和运动形式以及复杂过程,在突破教学难点、进行生动直观教学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电子教案,在手段上完全依靠计算机实施教学,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份教案的课堂教学形式。但是,在这个阶段,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仍然是零散的、随机的,较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志和教学条件,只起到了一些辅助的功能,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重大的改变。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处于这阶段,虽然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低层次,但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是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

这是以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校园网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形式,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中间层次,也是当前国内乃至世界教育重点发展与建设的主流。在这一阶段,除了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室的硬件设备之外,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学软件系统,它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灵魂。这时的教学软件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必须具有全面系统性、网络交互性、自学检测性,在课堂教学中担当着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学生真正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实施集体、分组、个体化的教学;学生间也可以相互访问,相互探讨、交流与合作。

(三)远程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跨学校、跨地区乃至跨国家的远程教育研究与开发已开始启动。目前,INTERNET网愈来愈普及化,中国教育科研网正在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军队教育训练网络也正在建设之中,许多高校已建立了校园网。这就使得各个高校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联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不进教室,通过上网自主式学习;学校的教师也许很难与学生见面,师生间的直接联系日趋减少;教师或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上网参加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学习活动。总之,在这一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达到非常丰富而又高超的境界,将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引起彻底性的变革。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整合

(一)整合的可能性和意义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整合,就是要充分发挥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促进教育技术和教学的发展,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率,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信息技術和教育技术整合的软件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传播、处理、存储、表现和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技术的学习有一部分就是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因此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整合是可行的,而且利用信息技术本身可以促进对教育技术的学习。

至于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整合的硬件条件。首先,很多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对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来说大多配有计算机并且连接到校园网,这是硬件条件之一。其次,教育技术学院都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如摄像机、编辑机、服务器,这是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整合的硬件条件之二。

(二)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

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我们从1999年起就尝试利用这些功能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低年级利用智能ABC打字,中年级利用Excel来进行数学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高年级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验算、利用画图工具来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均是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

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在这里,计算机一方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信息工具”的角色,促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以“出版工具”的角色出现,帮助他们整理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写作、美术绘画和颀赏等多项知识完成研究报告,使知识内化并激活。

3.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协作范围,提高协作的效率、改革学习的方式。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整合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努力与探索,整合的方法将会越来越完善与科学,这也将为教育的进步继续增光添色。■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整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