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植保服务网络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017-09-07 06:24张小华姚海峰江玉娟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3期
关键词:植保网络化技术推广

张小华,姚海峰,江玉娟

(1.临安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临安311300;2.临安市农业局,浙江临安311300)

信息化技术在植保服务网络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张小华1,姚海峰1,江玉娟2

(1.临安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临安311300;2.临安市农业局,浙江临安311300)

信息化技术早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生活当中,都融入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植保服务是重要环节之一。实现植保服务网络化有利于将与植保相关的各类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从而为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及企业等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对提升植保技术推广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对信息化技术在植保服务网络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以供参考。

信息化技术 植保服务 网络化建设

1 植保服务网络化平台的作用分析

加强植保服务网络化平台建设是植保工作深入开展的必然需求。首先,通过植保服务网络化平台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在我国部分地区,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愈来愈大,但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业有害生物种群变化较大,并且新的有害生物种群正在传入[1]。通过构建植保服务网络平台,可进一步提升植保机构工作效率,有利于完善组织方式,扩大植保服务覆盖面,从而增强区域农业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其次,利用植保服务网络平台有利于提升植保技术推广服务整体质量。植保服务网络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具备了调度、信息发布、远程技术服务等功能。同时,植保服务网络平台也为种植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有利于种植户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提升种植技能水平。另外,通过植保服务网络化平台能够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完善,让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获得新的途径。

2 信息化时代植保服务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为植保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在植保服务网络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2016年7月“浙江植保在线”手机APP上线,实现了移动端植保服务。该APP具有政策快线、良药介绍、病虫害数据库、智能搜索、病虫情报及专家咨询等模块,功能十分完善。种植户能够随时通过APP对植保方面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在线获得解决方案。同时,用户能够借助APP快速查询、浏览区域病虫害预警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预防举措。“浙江植保在线”APP的上线为浙江地区农业种植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渠道,也反映浙江植保服务工作正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推广模式转变。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植保服务部分环节上还是呈现了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植保投入力度有待加大。地方政府在财政投入及政策支持方面还是更倾向于产业发展,对植保服务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在植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有待加大,植保服务机构职工薪酬待遇水平也有待提升。(2)知识结构老化。部分乡镇植保服务站信息网络建设还不够到位,植保信息更新较为缓慢,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知识结构单一、老化,无法向农户提供现代化的植保服务。(3)人才缺口较大。近年来,浙江地区种植产业发展步伐较快,产业规模急剧扩大,但基层植保技术人员数量增幅有限,人才缺口较大。一位植保技术人员往往要负责一个片区的植保服务工作,工作压力较大。还有一些植保技术人员未经过专业化培训就直接上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尚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 信息化技术在网络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3.1 网络服务主体框架

植保服务络化平台主体框架分为3个层级,包括省级平台,主要负责更新数据库、发布服务信息、与用户互动;区域中心,主要负责基础数据采集、服务基点更新、向省级平台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基点主要包括农技推广人员、植保服务组织、技术指导员等,其主要职责为向基层农户提供植保技术服务。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已经初步建成,并于2017年5月正式上线。该平台基于物联网、3S及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所构建,可对地方农业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顶层设计方式建成“一个平台一个中心N个应用”。同时,以“互联网+农业”理念为指导,对相关信息数据及农业业务应用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社会公众服务及相关监管工作的科学指导,有利于促进浙江省种植产业全面化、立体化发展。

3.2 网络平台系统构成

从功能角度来看,植保服务网络化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信息发布模块。信息发布模块可对平台信息进行智能分类,并向用户群体定向推送,信息主要类别包括植物检疫执法信息、农资信息、植保技术信息、农产品信息。(2)信息交流模块。信息交流模块是植保服务网络化平台处理、整合各类农业信息的基本端口。可实现农资信息、病虫害信息等上传、回复、评论,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并且可把用户处获得的问题信息及时反馈给专家。(3)技术咨询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在线或离线咨询,可针对农户提出的问题信息进行解答,指导其解决实际生产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给予相应的防治信息,让种植户进行有效预防。(4)供需对接模块。该模块为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农业生产者提供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借助该平台、缩减中间环节,实现供需直接对接,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缩短对病虫害防治反应时间。(5)技术培训模块。利用在线视频系统定期对相关技术人员、普通种植户进行网络培训,并为其提供资料下载端口,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植保技术水平。

3.3 相关服务支撑

信息化技术是植保服务网络化平台的基本支撑。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鉴定体系、农药质量分析与药害鉴定体系、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技术指导员体系,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植保技术充分融合起来,为植保服务网络化平台提供农业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植保技术推广服务效能。

4 结论

在植保服务网络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它为植保服务网络化平台高效运作奠定了基础。除了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政策等,为植保技术推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 栗梅芳,安沫平,李娜.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植保服务网络化.基层农技推广,2013,(10):5~8

[2] 乔海燕.植保系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北京农业,2013,(21):43

猜你喜欢
植保网络化技术推广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