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研究

2017-09-11 10:02王康康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

王康康*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45000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研究

王康康*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450000)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二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14.22±8.46)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4.10±14.82)ng/mL(P<0.05),其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无相关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度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加重疾病发展。

25-羟维生素D3;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变限于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症性肠病(inf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维生素D 通过调节钙、磷代谢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对抗感染和调节免疫具有广泛作用,感染和免疫是恰巧是IBD发病的关键。本研究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观察其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探讨补充维生素D改善UC病情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0~65岁(40.2±12.8)岁。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66岁(38.2±13.2)岁。诊断标准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入组标准:所有研究对象排除绝经期女性,均无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病患组排除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所有病例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年龄、性别、疾病病程、用药史(是否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表2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

1.2 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具体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维生素D缺乏的界定标准:维生素D正常:>30 ng/mL;维生素D不足:20~29 ng/mL;维生素D缺乏:<20 ng/mL。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各因素对25-羟维生素D3的影响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疾病活动指数(DAI)的评估:应用Mayo评分方法对UC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进行分级。记录UC患者排便次数和便血情况,结肠镜下黏膜外观由2名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共同评估,医师总体评价由3名主治医师共同评价。UC组16例(32%)为缓解期患者,34例(68%)为活动期患者。Mayo评分系统见表1。

表1 Mayo评分系统

2 结 果

2.1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UC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14.22±8.46)ng/ 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4.10±14.82)ng/mL(P<0.05)。

2.2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正常8例、不足12例、缺乏30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显示: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均无相关性(P>0.05),见表2。

2.3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例(32%)为缓解期患者,34例(68%)为活动期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n(%)]

3 讨 论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溃疡性结肠炎是由于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群丛的参与下,启动肠道的免疫及非免疫系统,造成肠道损伤。抗感染及免疫是其发病的关键,而近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正是通过抗感染、调节免疫等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证实,单一维生素D缺乏的小鼠由于结肠抗微生物活动失调和肠道细菌内环境削弱而易患结肠炎[1],应用1,25(OH)2D3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国外一项包括101例UC患者(中位病程为10.9年)和403例CD患者(中位病程为15.5年)的研究中,维生素缺乏率为49.8%,其中10.9%的患者存在严重维生素D缺乏(血清25-羟维生素D3<10 ng/mL)[2]。国内一项小样本也证实了UC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本研究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14.22±8.46)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4.10±14.82)ng/mL(P<0.05),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相一致。Gary等[4]发现,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UC患者病情评分相关,而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病情评分无关。本研究发现,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缓解期16例,活动期34例,活动期患者维生素D3缺乏者明显多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D3缺乏与疾病活动的成正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无相关性(P>0.05)。UC患者维生素D3缺乏,且其血清水平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那么补充维生素D3是否可以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人群中25-羟维生素D3水平差异较大,补充维生素D的方式不同、接受日照的时间不同,效果也不同。目前所推荐的维生素D3补充剂量主要是针对普通人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通过补充维生素D3免疫调节改善UC病情方面的研究不多。国外一项长达一年的研究发现通过补充维生素D3,治疗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升高,CD复发率有所下降。Gary等[5]认为维生素D起到免疫调节作用所需25-羟维生素D3的理想水平是30 ng/mL,并建议每3个月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我们期待关于维生素D对UC的治疗更多循证医学的证据,积极评估血清维生素D应用于UC早期筛查、预防和治疗的可行性。

[1] Lagishetty V,Misharin AV,Liu NQ,et al.Vitamin D deficiency in mice impairs colonic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prediposes to colitis[J].Endocrinology,2010,151(2):2423-2432.

[2] Ulitsky A,Ananthakrishnan AN,Naik A,et al.Vitamin D deficiency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ssociation with disease activity and quality of life[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11,35(3):308-316.

[3] 张惠霞,李蔚,牛正先,等.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及骨密度变化[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51-52.

[4] Gary M,Rosella O,Lubel JS,et al.Association of circulating 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with intestinal but not systemic infammation in infammatory bowel disease[J].Infamm Bowel Dis,2013,19(12):2634-2643.

[5] Gary M,Lubel JS,Sparrow MP,et al.Review article:vitamin D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established concepts and future direction[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2,36(4):324-344.

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151-02

*通讯作者:E-mail: wangkang1420@126.com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