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2017-09-11 10:02万立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炮制中药实验组

万立夏

(安徽省五河县中医院药剂科,安徽 五河 233300)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万立夏

(安徽省五河县中医院药剂科,安徽 五河 233300)

目的分析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抽取来我院使用中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使用未经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使用经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实验组(96.00%),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实验组(2.00%),P<0.05。结论对中药实施炮制可有效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毒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的安全性更高。

中药炮制;中药用法;药物作用;影响

近些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临床越来越重视中医治疗的作用,而中药属于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是发挥中医治疗效果的重要载体,为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临床常需对中药实施炮制处理[1-2]。我院为了分析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别对患者使用未经炮制的中药、经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现详细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来我院使用中药治疗的100例患者(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50例患者男女分别为28、22例,最大和最小患者的年龄分别为59、26岁,50例患者年龄均值为(43.12±1.68)岁。对照组50例患者男女分别为29、21例,最大和最小患者的年龄分别为57、25岁,50例患者年龄均值为(43.23±1.74)岁。实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对照组无显著区别,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50例患者使用未经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服药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使用经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炮制方法以加热炮制法为主,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服药方法进行治疗。

1.3 评估指标及效果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选择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量表进行评定,最高分120分,分值越高,治疗效果越好,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3]。

1.3.2 效果评估标准:以总有效率[4]作为判定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各实验室指标均恢复正常,且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有所缓解,各实验室指标趋于正常,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事件为有效;未出现上述情况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对研究指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5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实验组(96.00%),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均具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50例患者中,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50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3 讨 论

炮制属于加工中药的重要步骤之一,绝大部分中药在使用前均需要经过炮制后才可应用于临床治疗[5],目前,临床常用的炮制方法较多,主要包括炒制、醋制、蜜制、酒制及蒸炒等,而炮制方法的不同亦会导致药物的临床效果有所区别,同时有研究报道称,中药的不同服用方法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常用的服用方法为煎煮法[6]。

本研究为分析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别对患者使用未经炮制的中药、经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实验组(2.00%),对照组5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实验组(96.00%),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这提示对中药进行炮制可有效增强中药的药性,提高药物利用度,同时可有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出现上述现象很可能是由于中药经过炮制后能够显著增强药物的药理作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如对带有硬壳的种子类药材实施炮制可使种子壳破裂,从而使种子内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药效;同时,对中药实施炮制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对苍术进行米泔水炮制后,可有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能有效增强药物的驱散风寒和燥湿效果[7-8]。

为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对中药实施炮制十分必要,但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服用方法亦同样重要,不同的给药途径亦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吸收,目前,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舌下给药、直肠给药等,同时,不同的服药时间亦可能影响药物的药效,如对于健胃药,应嘱咐患者在饭前服用,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嘱咐患者在饭后服用,因此,为保证中药的治疗效果,临床应对其实施炮制处理,同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指导服药方法[9]。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对中药实施炮制可有效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毒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在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时,应结合不同病症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和用法。

[1] 周根群.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干预价值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2):179.

[2] 徐静.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6,14(17):212-213.

[3] 马东阳.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24(7):4341-4342.

[4] 郑利玲.中药合理应用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4):206-207.

[5] 张文金,陈兰媚,欧阳海梅等.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与应对措施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1):5-7.

[6] 胡仁贵,胡财兵.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3,32(19):92-93.

[7] 才红杰.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影响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50-51.

[8] 王文.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8):2543-2544.

[9] 陈付生.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4,10(9):11-12.

R282.71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190-02

猜你喜欢
炮制中药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我的梦想
分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中药零食”怎么吃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