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叫停”家长签字,角色错位回归理性

2017-09-18 15:46
央视网
关键词:纽带公约家庭作业

近日,浙江义乌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公约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9月18日央广网)

只要是家里有正在读小学的孩子家长,或者有过家长签字体验的人,恐怕没有不为这个决定点赞叫好的。长期以来,家长签字的督促功能,在现实场景中早已把“学生作业”异化成“家长作业”。家长除了接送孩子,陪吃饭、陪玩耍、陪做作业之外,有时甚至需要亲自操刀,替孩子完成PPT、手工报等等五花八门的家庭作业,不堪其累又莫可奈何。

我不怀疑当初设置家长签字这个环节,一定有着良好的初衷。但初衷良好并不能保证过程良好,也不能保证结果丰硕。事实上,家长签字除了导致家长作业怪象,还有显而易见的弊端——

其一,它将本该属于教师的分内工作转嫁到家长身上,既增加了家长负担,也促成了教师怠惰。教师可能心里觉得,已经有过一次家长把关,犯不着再为此事费力。殊不知来自老师的肯定,才是学生最希望的。

其二,家长参与孩子作业,甚至越俎代庖,养成了孩子的依附心理。久而久之,他们以为检查作业不再是自己的事,而是爸爸妈妈的事,也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反过来,家长过度参与又会使孩子从原来的“自己学”变成“替我学”。纵使家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无法提高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其三,“教之道,贵以专”,“教不严,师之惰”。家庭作业是整个教育链条的一个环节,既是教师的职责本分,又是教师和学生沟通联系的一条纽带。如今家长签字,阻隔了这条纽带的贯通,失去了沟通机会,既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孩子接受水平,又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使教育出现人为偏差。

再说,父母未必对孩子的课程尤其是奥数、英语心领神会,又该如何检查如何签字呢?难怪会出现网友发帖寻求家长签字“攻略”的怪事。

猜你喜欢
纽带公约家庭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图书借阅公约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巧用字母当“纽带”
朱文洲:笔墨丹青连接东西方艺术交流纽带
说纽带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弱纽带连着你我他
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