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高校“概论”课的研究
——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为例

2017-09-20 09:21李玉珠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概论朱熹

李玉珠

(三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高校“概论”课的研究
——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为例

李玉珠

(三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蕴含着自然万物与人平等共生的生态自然观、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相生共荣的生态和谐观、倡导仁爱自然万物的生态道德观,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具有通约性。把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以恰当的方式和相应的途径融入高校“概论”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要求,也有助于传承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高校“概论”课

朱熹融合儒、道、佛诸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自然界的生长之道赋予“理、气、性”的认识,形成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之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把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很有现实意义。

一、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通约性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生态和谐观、生态道德观,包括自然万物与人是平等共生的生态自然观等,不少思想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具有共同属性,因此说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具有通约性。

(一)二者都持自然万物与人是平等共生的生态自然观

朱熹将“理”作为“天之生物”的根本,用“人物一理”“人物莫不各有当行之路”阐释自然万物与人之间并育并行的关系。他说:“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而但有形质臭味者,枯槁是也。是虽其分之殊,而其理则未尝不同。”[2]这里的天,朱熹是看作能够化育人与万物的自然界,自然界“受天地之气”的不同而生化出纷繁多样的人与物,即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遵循一个共同的 “理”——自然界的最高原则而生成的生命体。这个“理”就是人与万物生成的共同本原,也被朱熹称为“天理”“道”“太极”。更为可贵的是,朱熹又认为自然万物各具生长规律,物物各有一个太极,他在阐释《中庸》中明确指出:“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行,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2]蕴含着自然万物与人是平等共生的生态自然观。

树立自然万物与人平等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中所蕴含的。如中共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3],就包含了下列基本认识:一是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属于自然界,人要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其它自然物种之上;二是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万物都有自身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必须顺应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二)二者都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相生共荣的生态和谐观

朱熹不仅看到自然万物与人是并育并行的自然存在,同时也看到自然万物与人之间具有相互依存、荣衰与共的关系。他创新性地以“天理”与“人欲”的关系阐释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这一关系,“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4]认为适度的饮食是人生存的根本,符合万物发展的规律,而人追求美味和“穷口腹以暴天物”则是自私的、恶的。若“人欲胜”,必将损害因“天理”而产生的万物,使得“有祭祀之须,有奉养宾客之用,则其取之也,有不得免焉”[5],进而影响人的生存发展所需;反之,人若能以善胜恶、去私存公,则可以“存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4]。此外,朱熹还指出自古以来的衰乱之世、兵乱凶荒等所有人类社会中有失“中和”的行为活动都会导致“胎殰卵殈”、万物不育。为实现《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朱熹把实现人“与万物为一无所窒碍,胸中泰然,岂有不乐”作为人修身体悟的境界追求,[6]认为人若做到“万物皆备于我”,即对万物之理“真实知得”和遵循“天理”行之,就能“见得万物与我为一,自然其乐无涯”。[7]

可持续地获得可供生息的大地、水、空气、动植物伙伴等自然万物,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日趋严重。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3]要搞好这一“长远大计”“建设美丽中国”,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相生共荣的和谐生态关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追求。我们党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等保护自然生态的思想也体现了这一目标追求。

(三)二者都倡导仁爱自然万物的生态道德观

朱熹把“仁”从人际之间拓展到人与自然作为生态道德的理论基点,提出人对自然万物要持“食之有时,用之有节”的道德规范和“赞天地之化育”的道德行为。朱熹丰富发展了儒家“仁者人也”的思想,对仁定义为:“仁者,心之德,爱之理”[8],强调“仁者”,“在天地则坱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9]。他把儒家认为人应有的仁义礼智“四端”(即“四德”)中的仁作为心之德的根本,能够“包四德而贯四端”,作为仁之用的恻隐之心、爱物利物之心能够统摄其它三端。因而,人“爱物时,也则是食之有时,用之有节;见生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如仲春之月,牺牲无用牝,不麛,不卵,不杀胎,不覆巢之类”[10]。由此看来,朱熹把“食之有时,用之有节”作为人仁爱自然万物应有的道德规范。此外,朱熹还提出人要行“裁成辅相,须是人做”的“赞天地之化育”的道德行为,认为人若能赞助天地化育万物,则能与天地并立为三。朱熹在《仁说》中说的“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此孔门之教,所以必使学者汲汲于求仁也”是全篇的宗旨,[11]这里的“体而存之”的“体”就是体验、行,“百行之本”的“行”包括社会之行和赞天地化育万物的行,是实现儒家天下情怀的必然要求,其中赞天地化育万物的行是循着格物致知所获得的知或理,即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而行。可见,朱熹极力倡导通过教化使人对自然万物存“仁”心和做“赞天地之化育”的善行。

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行为的缺失和不规范,是当前我国产生环境污染严重、碳排放量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困境的重要原因。重建生态道德要求,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我党提出全社会“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其目的就是要全体公民催生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情感,而后由爱的情感所激发去坚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道德原则和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以及促进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执行各项生态文明制度。

二、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把握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之间的通约性的基础上,将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概论”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之中,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态道德要求,也有助于传承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有助于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或地方文化提炼为教学资源

“概论”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内容经“2013版”到“2015版”的修改,写得言辞生动简练、结构清晰严谨、内容详实,作为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材体系已有很大的改进。不过,教师要提高本节教学的实效性、较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必须充分挖掘和使用可资利用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地方文化资源。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一生中足迹遍及多地,在江西、福建、浙江等地为官从政,在江西、福建、湖南等地为“文以化人,文以载道”地著书立说、讲学授徒,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其融合儒、道、佛各家思想而形成的生态伦理思想,就可以作为高校“概论”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资源,尤其福建的高校,把本地域的历史名人的思想融入教学中,对学生更有熟悉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

(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态道德要求

怀有爱护自然万物的生态道德情感、坚持爱护自然万物的生态道德规范和践行爱护自然万物的生态道德行为,分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道德的意识基础、基本保障和实现途径,三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要求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德要求,是“概论”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

从上述的朱熹在《仁说》中极力倡导的以教化使人对自然万物存“仁”之心和做“赞天地之化育”的善行的思想看,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逻辑性强的、脉络清晰的生态道德要求。他认为,达到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相生共荣的和谐生态关系是人类追求的生态目标要求,而人具有仁爱自然万物的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与践行“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行为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如图:

图1 朱熹对生态道德要求之间及其与生态目标关系的认识Figure 1 Zhu Xi'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ethics require-mentand ecological goals

把上述朱熹关于生态道德关系的思想融入 “概论”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尤其对思政课不兴趣、甚至有抵触的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遵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态道德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参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三)有助于传承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含着中华民族对宇宙自然、社会发展、人生理想的根本理念,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伦理规范、审美价值取向。汤一介先生曾指出:“影响着我国社会可以说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几千年来的国学,即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文化,我们可以称之为老传统;另一个是影响着中国社会、改变着中国社会面貌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称之为新传统。”[12]“新传统”即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国家和民族正确前行的旗帜,是民族之“魂”;“老传统”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薪火传承的精神纽带,是民族之“根”。当前,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要把坚守“新传统”和弘扬“老传统”相结合,并且在结合中不断传承、创新。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之一,仍是现代生态伦理可资可采的思想资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弘扬、创新的“老传统”的一部分。但当前有不少大学生对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等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茫然不知,甚至有些大学生从基本上否定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将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传承、创新,而且将激发大学生对朱熹的其它思想乃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我国传统文化观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三、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学的途径

既然将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中去具有现实意义,就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和相应的途径实现这样的融入,例如以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加以恰当插入,以阅读国学经典或参观纪念馆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加以深入学习,通过慕课的论坛讨论加以融入,等等。

(一)以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加以恰当插入

课堂教学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训练思维及提升素质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学的一个途径。

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恰当地运用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分析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观点。如在讲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中,以“历史回放”或“历史资料呈现”的形式,适时地穿插介绍我国自先秦以来的儒家、道家等古代生态伦理观,其中着重介绍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然后再讲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生态伦理观的发展变化。这是一种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加以全景展现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融入只是粗线条式的。

(二)以阅读国学经典或参观纪念馆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加以深入学习

要深入学习朱熹生态伦理思想,“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很好的途径。这是因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具有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充裕的课外时间进行因材施教式的深入指导和学生自主策划整个学习过程等优点。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设置如下活动方式。一是阅读国学经典。教师向学生提供并指导学生阅读朱熹的《朱子语类》《大学章句》等古籍和乐爱国等学者撰写的关于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学术文章、书籍等相关资料,而后学生分组讨论和撰写读后感。二是参观纪念馆。在有开设朱熹纪念馆的福建、江西等地的高校,由学校思政部有计划地组织或由大学生自由组合,利用寒暑假或周末时间前往朱熹纪念馆,实地参观,现场聆听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介绍,以撰写关于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为主题的观后感或论文作为活动成果呈交。

(三)通过慕课的论坛讨论加以融入

幕课,作为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自2014年开始进入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领域,虽然现今仍处于少数院校的试行探索阶段,但为解决“概论”课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相对偏少、大班上课难以充分开展讨论等问题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幕课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是当前“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在幕课教学模式中,可以把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设置成若干个小问题,放到幕课的论坛平台上,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作答和展开讨论。设置的问题如:(1)“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行,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上述朱熹关于天地万物关系的阐述,含义是什么?体现了他怎样的生态伦理观?(2)“仁者”,“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朱熹对自然万物如此的仁爱、怜恤,对你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将有何影响?(3)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论与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中的哪些内容有关系?发挥什么作用?对你参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何启发?等等。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13]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融入“概论”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节的教学,大学生们不仅进行了国学的学习训练、探究了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还能受到经典的滋养、更好地培育和践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德要求,促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

[1] 教育部关于印发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4-03-28)[2016-11-12].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2] 朱熹.晦翁学案(下)[M]//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1567.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9:224.

[5] 朱熹.述而第七[M]∥ 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6册).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751.

[6]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三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9:796.

[7]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36.

[8] 张凯作.朱子哲学中“心之德”的思想[J].中国哲学史,2012(1):67-73.

[9] 朱熹.仁说[M]∥ 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 23册).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3280.

[10]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9:3014.

[11] 赵峰.朱熹的《仁说》及其对仁的理解[C]//国际儒学联合会.国际儒学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03.

[12] 汤一介.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40.

[13] 朱自清.经典常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序1-3.

(责任编辑:冯起国)

A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Zhu Xi's Ecological Ethics into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Course Teaching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an Example

LIYuzhu
(School of Marxism,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Fujian 365004)

Zhu Xi's ecological ethics containsmoral and ecological view of nature,and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BSEC.Zhu Xi’s thoughton ecological ethics can be combined properly into it to enrich the teaching resources,raise students'awareness and facilitate the inheritance of Zhu Xi's ecological ethic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Zhu Xi;ecological ethics;BSEC;introduction in colleges

A841

A

1674-2109(2017)07-0101-05

2017-01-23

李玉珠(1967-),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闽学文化、教育学、历史学研究。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概论朱熹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朱子深衣”与朱熹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