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生命之芸香,偕心灵以共舞

2017-09-22 15:33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殷浩芸香无字

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之父曾出此语:“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诚哉斯言,“诗书”作为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食粮,古往今来,无人不识其重要。然而当今人们亦产生了“读书焦虑”,仿佛踏出校门便停止了学习的脚步,而以一张张微信朋友圈上的“读书照”自我标榜。殊不知,学习绝不是标签式的阅读与简单的浏览,而是恒久的、伴随生命每个角落的向外发现、向内探索。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在我看来,这正是对贯穿一生的学习的最好诠释。诚然,我们确实需要不断阅读那些白纸黑字之上的知识。从字里行间,我们汲取前人的智慧、领悟旁人的情感体验,为自己构建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天地。文字的阅读充实人的生活,照亮人前进的道路,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又绝不能将目光局限于字里行间——“无字之书”,正代表了我们普通却又波澜壮阔的生活。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而置身自己生活之中的我们,亦绝不可“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忽视了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寻求智慧。在这本“无字之书”之中,我们不断思索、提炼,又结合所学理论,如此方可品出生命的至理,而不再将视角局限在简单的“读书”学习上。

村上春树曾说:“我不能抛弃心,我想。无论它是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它却时而可以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是的,在漫长的人生之中,向前人、向生活学习固然重要,但永不能被抛弃的“心灵之书”,方是我们必读的属于自己的经典。读“心灵之书”,是在众生喧哗中沉静下来,追寻自我;是在步履匆匆时驻足自视,回望灵魂。《世说新语》中,桓温曾得意挑衅,问殷浩比之自己何如。而殷浩铿锵以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壮哉!阅读心灵,正是不断与自我周旋,不断摸索,不断追求,甚至与自我搏斗。然后我们方能最终读懂心灵,看清自我,而发出“宁作我”之豪言。在品读经典之美、生活之乐的同时,唯有时时握有对心灵的清醒认识,保有高贵的心灵,朝着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懈前行,我們才真正领会了“学习”这一人生历程的奥义。

古人曾以“芸香”作为书香之雅称,须知这“芸香”并非仅在三坟五典的字里行间,亦在生活之美、心灵之华。愿阅尽生命中时时刻刻的芸香,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以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完成这一生中与心灵的共舞之旅。

点评

文章把“三本书”理解为“向前人学习”“向生活学习”和“追寻自我、回望灵魂”,非常精当,而这样三个阶段又涵盖了人一生的学习。以“愿阅尽生命中时时刻刻的芸香,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以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完成这一生中与心灵的共舞之旅”结尾,很好地点出了全文主题,即人生是一本大书,必须终身学习。

全文语言表达流畅、理性、自然,没有忸怩作态的“伪美文”态,思路清晰,主题明确,是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中的佼佼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殷浩芸香无字
论紫砂壶作品《芸香》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品格
和自己周旋
无字的情书
不可思议的旅程
书籍的别称
“我与我比,我第一”
书从无字读起 路自跬步行出——记甘肃政法学院崇文诗联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坦诚的夫妻没有屏风
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