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7-10-21 06:12钱平王俊巫蓉陈忠立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

钱平 王俊 巫蓉 陈忠立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纷纷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便是其中一例。本文则主要就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更好的促进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介入式 研究生人才培养 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2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挑战也随之而来。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进一步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我国教育体系大兴改革。其中,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当其冲更应通过对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尝试和探索,来努力寻求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此,新时期我们必须要积极促进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及发展,促进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定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程序,进行人才教育的过程。其中,研究生人才培养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对人才需求的激增,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同时,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新时期,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人才培养过程。那么具体来说,究竟何为企业介入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呢?顾名思义,企业介入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指通过企业与高校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才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是高校以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为方向,然后按照校企合作方案培养研究生人才,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手段。在这一模式下,通过企业与高校的密切合作,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培养方法则更为恰当。

2.内涵

随着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丝绸行业龙头企业,建有科技部批准建立全国丝绸行业唯一的国家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部批准建立国家蚕丝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平台,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鑫缘集团基于合作共赢的理念,其在发展过程中先后与各高校建立了合作互助关系,不仅积极帮助各高校建立实验室,同时企业自身也具有完善的生产、实验设备,为科研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具体而言,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在于企业参与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突出表现在:

一是,企业介入高校研究生招生过程。企业根据自己发展的实际人员需求,向高校進行传达,然后高校按照这一要求面向社会进行招生,比如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进去企业主要是负责企业整体的人力事务,企业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人力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在招生时,为了有效避免一些脾气差、情商低的学生影响到日后工作的质量,学校会严格按照企业的事先要求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则不予通过。

二是,企业介入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从自身特点和需求出发,积极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去,这样既可以给学校提供最新的人才需求标准,也可以深入地了解高校育人的内涵,然后基于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企业和高校才能更好地合作,培养出更符合需要的人才。以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司为例,其在与高校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将人才表现情况对高校的反映,并在提出企业关于人才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帮助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逐步优化。

三是,企业介入高校研究生的教学过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使他们能够具备企业所需的某些能力,然后更好的进入到企业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必须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深厚的技术功底,即他们必须要对企业的具体工作以及操作流程等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操作能力,能够做到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进而传授给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企业通过选派专家进入学校给学生授课,或是安排导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等,则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是,企业介入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评价。企业与高校有着不同的视角,通过企业介入高校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评价,可以使学校及时获知自己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做出改正,从而更好地培养研究生人才。

五是,企业介入高校研究生的实践训练。教学实践是研究生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阶段。此时,实践平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可以为高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还可以引荐研究生进入企业进行实地锻炼。以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在发展过程中,就分别与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就研究生培育中的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建设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在介入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弥补了企业人才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也为高校的实践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硬件条件。

二、当前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当

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研究生课程是包括公共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等一系列课程的,但各种课程所占的比重有所区别。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分清主次,合理安排课程。然而,从目前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来看,情况却很不乐观。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多注重理论,而轻视了实践课程,突出表现在一般基础理论课就占据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一大部分,并且教学过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不科学性,严重影响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他们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2.研究生工作缺乏积极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研究生的课题都是导师指派的,并且在进行的过程中,很多研究生都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他们过度地依靠导师来寻找资料、确定方法和步骤等,很少自己动脑,多数时候只是进行一般的简单的操作。以至于他们在完成自己论文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他们只能盲目地追求论文的字数,而难以保证论文的质量。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人才则完全脱离了校企合作的初衷,并且根本不能胜任企业的工作。

3.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近些年来,我国研究生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然而,导师数量却是有限的。在研究生规模日益壮大的条件下,导师所需带的研究生数量越多,所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质量就越难保证。并且,有一些导师除了负责学生的指导,还肩负着其他的任务,这就使得其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除此之外,一些导师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4.企业实际参与度低

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理应是由企业与高校密切合作的,然而,在现实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的实际参与度低是目前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重点在于生产销售,获得可观利润,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生产和销售环节,对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他们则是简单地灌输精神或是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比如,在研究生实践环节,企业更多地是投入资金进行实践场地建设,而选派用于研究生实践技能教学的专家少之又少,甚至是没有,这必然会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三、促进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策略

1.合理配置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针对上述提及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当所导致的研究生实践不足等问题,高校必须要合理配置研究生课程,即高校要以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根据企业对人才具体能力的需求,合理安排研究生课程。并且,對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必须要注重研究生实践课程的开展。因此,高校首先要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然后着力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2.提高研究生工作积极性

态度决定一切。当前我国很多研究生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还会对他们自身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要想促进企业介入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必须要提高研究生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并积极鼓励他们自己去进行课题的摸索,从而激发他们对科研的兴趣,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提高研究生师资队伍力量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企业介入式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研究生师资队伍力量。具体而言,高校必须要积极引进人才,同时还必须积极从合作企业引进专家来兼任教师,从而有效弥补师资不足的缺陷。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比如积极开展经验交流会、安排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等。

4.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

校企合作的内涵不止在于学校融资方面,综合来讲,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是需要参与到高校研究生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的。然而从目前的校企合作的深度来看,却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因此,当下深化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十分必要。具体而言,企业除了选派专家到高校兼任教师外,还可以派遣一些人力资源人员去到高校参与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研究生教学方案等的制定,或者是定期与高校沟通交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企业介入式研究生培养人才模式对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针对现阶段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和高效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研究生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明辉,张鹏松,李波. 产学研早期介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3):170-171.

[2]教军章,何颖. 研究生“校府社”合作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保障条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0):24-26.

[3]王华,姚光庆,李江风,解习农,焦养泉,王占歧,郭秀荣,龚丽,单华生. 发挥优势学科的辐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我校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研究生培养及其带动作用为例[J]. 人力资源管理,2011,(10):117-120.

[4]余勇. 浅析国外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202-204.

作者简介:钱平,男, 1981年4月,汉族,江苏宜兴人,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名称:1.企业介入式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YJG2016Y_17);2.面向蚕桑行业的理工农学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重点项目(No. JGZZ16_061);3.面向蚕桑行业的理工农学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重点项目(YJG2015Z)。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
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
职校英语教学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问题探讨
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的“互联网+”物流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