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2017-10-21 06:12王丽岩丁玉玲张玉兰张晶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

王丽岩 丁玉玲 张玉兰 张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高职院校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考核改革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高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考核改革应当包括建立和完善课程多元化考核标准、建立并细化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综合素质多元化考核制度的考核改革,对培养综合高职人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业能力 康复治疗专业 课程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24-02

高职院校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社会相应行业所需要的,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1]。高职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是高职人才水平的重要方式,谋求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是保证和提高高职人才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本文就以高职院校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考核改革为主题进行探究。

一、建立和完善课程多元化考核标准

人才评价的标准不能太过笼统和绝对,专业性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础和重点但不能单一以专业性来评定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建立课程多元化考核指标。高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三部分课程。最基础的课程考核目标的建立即是根据康复治疗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考核指标同时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偏于理论类型或偏于实践类型的考核指标。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要以综合人才的要求评价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对于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知识水平考核既要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准确掌握又要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准确地应用于实践操作中,这类考核指标的设定适合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而公共课的考核通常可分为优、良、中等、一般、差五个级别的考核等级,实用药理学基础课程和微生物学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合格与不合格[2]。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入态度、积极性、主动性、行为能力等个人情绪、状态、品质等标准的考核内容。学生发展与成才的关键不仅在于专业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品格。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将具体的品格考核加入到人才考核的标准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符合社会对综合人才的要求。

二、建立并细化实践技能考核标准

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促进学生的职业化水平就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的考核改革方面,就实践技能水平的考核,应当适当细化考核标准,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精准、明确。要细化实践技能的考核标准,应当先对康复治疗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然后分模块进行考核。例如,将具有差异性的机械能实验与形态学实验的实践技能考核进行细化区分,同时,要避免考核内容的交叉重复。实践技能的提高有赖于专业的培训,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组织专业实训的方式,让学生在社会具体的职业中进行培训并进行相应考核。学院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争取实习岗位,让学生切实地体会、感受现实的职业环境、职业氛围、职业能力实践等,从中培养职业意向并提高职业技能。高职院校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给予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评价[3]。

三、建立和完善綜合素质多元化考核制度

综合素质的考核制度趋于多元化更能够发掘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的综合素质多元化考核制度可以包括双证免修方式、替代方式和免考方式。双证免修方式指的是学生在毕业前取得职业证书的情况下可以免修相应课程,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考取心理咨询师、按摩师、刮痧师等专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推动学生的职业发展。替代方式指的是将学生专业实践活动替代实训操作考核,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相应的专业社团活动,例如,就保健按摩技能方面的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可以请专业的保健按摩教师组织学生到社区为社区的居民进行免费的拔火罐、牵引、推拿、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保健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相应实践技能水平。免试方式指的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可以免考相关课程,直接使用学生在全国或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成绩,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为社会相关职业培养拔尖人才[4]。

四、结语

高职院校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考核改革是一项艰难、长期的过程,除了建立和完善课程多元化考核标准、建立并细化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综合素质多元化考核制度的考核改革,还由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需要在高职院校相关人员的实践中探索发掘并实施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娜,时慧敏,陈志强,等.高职院校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考核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5,1(18):44-46.

[2]吕翠华,张东明,马娟,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03):79-81.

[3]辛永容.高职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30(02):60-61.

[4]胡新岗,黄银云.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动物防疫技术课程产教对接教学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12):214-216.

项目基金:1、计划名称: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度教育专业科技项目,项目名称:专科层次医学类专业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研究;2、计划名称:黑龙江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项目名称:诊改背景下高职医学类专业建设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丽岩(1979.5-),女,汉族,黑龙江大庆市人,研究生,博士,副教授,工作专业:主要从事高职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供需差异的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化学分析工的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平台构建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