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专业课程教学浅析

2017-10-21 06:12黄芸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高职院校

黄芸

【摘要】本文概述了高职院校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和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以此能够进一步优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设置。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外合作 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88-02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中外合作项目的发展作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越来越得到高职院校的青睐。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拥有职业竞争力的人才。全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既是一场机遇又是一场挑战。

目前,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专业课程安排,通常教材都是引进国外原版的英文教材,再由外方派遣的外教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相关的教学安排。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国内就能体验和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确实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和特点所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逐渐发现这种完全照搬国外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方式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就现价段而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上课积极性较低,他们从一开始的好奇变为懒散,甚至开始出现了逃课的现象。

(2)在课堂上,基本上以外教的“独角戏”为主,学生与外教沟通较少,课堂效率低。

(3)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学生专业课考试通过率偏低。

(4)外教和学生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分歧,由于沟通不畅,导致产生矛盾。

(5)毕业生在国内就业时体现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经过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较弱,他们缺乏学习的激情、有得过且过的学习心理。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国内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和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辅的教学模式。面对以自学为主,老师解惑为辅的全新的国外教育理念,他们暂时还无法转变和适应。

(2)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普遍不高。外教的全英文授课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最基本的英语交流他们都需要花时间去慢慢学习。部分学生甚至对于英语学习产生了很强的抵触心理。课堂上,更多的是外教一个人在讲,学生与教师之间基本上没有交流,这使得外教很难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实际学习效果,也没有任何依据来帮助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3)教材里的专业词汇偏难。这些专业词汇即使是中文,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需要慢慢理解,原版的英文教材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复习,都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最终的学习检测结果通过率都很不理想。

(4)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较差,无法与外教就学习上的一些疑问进行询问和讨论,更无法就上课时出现的一些分歧进行沟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和外教之间产生一些隔阂和矛盾。

(5)教材里的内容都是根据国外社会经济体制进行编写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选择出国留学并留在国外生活,有些学生还是会留在国内就业,所以有些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不适用于国内的工作。毕业后工作时,他们发现相关的专业知识仍然处于匮乏的阶段。

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为每一门专业课程配备一名担任相同专业教学的中方教师。请中方教师和外教按照同样的教学进度轮流给学生上专业课。先由中方教师将课本中的专业词汇和知识点给学生讲解清楚,然后再由外教用全英文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着重从两个方面展开工作,第一,完成适合本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编写。请担任同一专业课程教学的外教和中方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研讨,结合中方相同专业的教材对原版的专业课教材就内容和文字表达两个方面进行改编。让学生在掌握国内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国外相关的理论知识;将教材中生僻难懂的英语专业词汇解释得浅显易懂一些,让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能慢慢适应。第二,对学院现有的中方专业课程教师进行英语强化培训,逐步实现双语化教学。

(2)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营造国际化学习的氛围。外教的全英文授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鲜的。外教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安排外教定期举办一些西方文化、习俗介绍的讲座,每周组织一次英语角活动,每逢西方的重要节日,由外教组织学生一起举办庆祝活动,利用这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学院安排专门的外教教学管理工作者定期与外教沟通教学情况,及时掌握和处理学生与外教之间出现的分歧和隔阂,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4)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院能够依托中外合作项目的一些合作院校,为学生安排去国外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专业知识,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实习期结束后,能够针對自己薄弱的环节加强学习。

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先进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认清,引进资源与消化吸收的有机结合才是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芳芳.高职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8).

[2] 曾建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策略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12).

[3]蒋琳. ESP理论下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17(7).

[4] 孙艳楠.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双语课程建设及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7(3).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高职院校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