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案例

2017-10-21 06:12高玉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圆盘池塘荷花

高玉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35-02

一、教材分析

《荷花》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把满池荷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案例描述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不能用约定俗成的方法约束学生的思维。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保护了学生童心和童趣。

师:刚才我们学了描写荷叶的句子,那我们再找一找描写荷花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划下来。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

生:“冒”字用得好。

師:你能换个其他的词吗?

生:长

生:钻

生:露

……

师:作者为什么只用了一个“冒”字?

生:写出荷花非常的有生命力。

师:你能在“冒出来”的前面再加一个形容词吗?(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冒出来。”)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使劲地冒出来。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争先恐后地冒出来。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高兴地冒出来。

……

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争先恐后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请你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将会怎么样呢?可以把它们当做人来说一说。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看到了一池美丽的荷花。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看到了一个个绿色的莲蓬。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闻到了扑鼻而来的香气,忍不住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

师:描绘了一幅多么惬意的画面呀!

生:老师,我觉得荷花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当这位学生说完后,我非常的吃惊,备课的时候,我根本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只好充满好奇地问。)

师:请你说说你的想法?

生:她看到了池塘里有很多的垃圾,并且很多塑料袋都遮住了她同伴漂亮的衣裳。因为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池塘欣赏荷花,就看见很多人乱扔垃圾。

(在这名学生的启发下,很多学生有举起了他们稚嫩的小手。)

生:她看到池塘里很多垃圾,还闻到了刺鼻的臭味。

生:她看到很多莲蓬已经被游客摘走了,成了游客的美食。

(当时,我真的有些束手无策,但知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让池塘变的干净,使人们不再破坏池塘的环境呢?

(学生想了一会儿,都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们应该先从自身做起,然后告诉人们应该保护环境,不能乱扔垃圾。

生:我们可以写个标语,挂在醒目的地方。

生:我们应该多做宣传,告诉更多的人应该保护环境。

……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就会还池塘一片干净,荷花就会尽情的展示他们的美丽。

三、案例反思

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这节课我为学生的想象力感到惊讶,也为在课堂上没有约束学生的思维而感到庆幸。在案例中,我并没有单纯地去走教案,限定学生的思维,而是肯定了学生的见解,并且使孩子们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中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满足,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得到了体现,使我由衷的感到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语文而精彩。

1.尊重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案例中,我本来想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出这些白荷花冒出来后,看到了怎样美丽的景色,结果学生的回答却令我出乎意料。有一位同学说:“我觉得荷花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这时,我并没有去约束学生的思维,而是因利势导,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从他的回答中,了解到他之所以这样说,这是来自他的生活经验,因为他和妈妈也去池塘观赏过荷花,看到过类似的景象。更没想到的是,他的回答,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也谈到了环境被破坏的景象。我想,学生有这样的回答,是生活给予学生的体验,是真实存在的情况。所以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考。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活的积累就会触碰灵感的迸发。案例中,正是学生有对生活的体验,才有了“我觉得荷花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这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也考察了教师对课堂的随机应变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才能呈现课堂异样的精彩。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课堂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学生、教师与文本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彼此之间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回归生活,体验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话可说。在案例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找准教育学生的契机,提出“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让池塘变的干净,使人们不再破坏池塘的环境呢?”这一问题的抛出,从而使学生明确,人类与自然界应该和谐相处,如果一味的去破坏环境,人类必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每一个人,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教学设计相违背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真正体现课堂因生活而精彩,课堂因创新而充满激情。

猜你喜欢
圆盘池塘荷花
Scratch制作游戏
热闹的池塘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奇怪的大圆盘
荷花
池塘
夏天的池塘
夏天的荷花
从圆盘形世界到圆球状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