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问题设计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2017-10-21 06:12李菊香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引领高效设计

李菊香

【摘要】思维是由问题开始,问题是数学探究学习的起点。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以问题为基础,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优化探究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探究问题 设计 引领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69-0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由問题开始,问题是数学探究学习的起点。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探究的核心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问题解决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是打造高效智慧课堂的关键。

一、创设探究情境,让问题解决与生活接轨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准备了表面积比较接近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以此作为学生探究表面积的情境。先让大家猜一猜做这两个纸盒,谁用的硬纸板多?学生不容易直观判断出谁大谁小,在猜测中开始质疑,于是便要求将其展开比一比。在大家一致要求下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面的展开图放在一起能直接比出大小吗?这时又有同学提出量一量,计算一下他们的面积就可以比了。学生直观发现我们要比的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也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要计算它们的表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呢?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我便找学生进行测量,很快学生发现只要测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就可以了。等学生测出并标出这些数据后,我便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和比较。

实践使我体会到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学生便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

二、引领问题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以问题为基础,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进而发现知识,从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例如在教学《几分之一》时,为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我根据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设计一个鼠妈妈分饼的情景,让同学们观察动画,然后提问“鼠妈妈怎么样分才公平吗?”引导学生理解分东西想要分的公平,必须要平均分,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构建数学知识,为后面认识分数奠定基础;接着借此提出“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一半,那一半怎么样表示?”通过这个问题激励学生自发产生符号创造的需要,从而进入二分之一这个知识点的学习。由此将新知识“分数”与平均分问题联系在一起,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在学生认识了二分之一之后,充分放手利用身边的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不同的方式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接下来在交流中引发学生思考,“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五份、六份、十份、一百份……其中一份是多少?”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中认识了几分之一,发展数感。

学生在活动中既体验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应用过程,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设计核心问题,融入数学核心素养理念

史宁中教授将数学核心素养解读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我们在每节课中设计核心问题,就要融入数学核心素养理念,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

例如在《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即把新的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的问题来解决我设计了以下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推理。首先我准备了一个大可乐瓶,里面装上水,问同学们里面的水是什么形状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说是不规则形状。要想知道可乐瓶里面的水的体积怎么办?这时我让学生从讲桌上选择合适的器具(圆柱形量筒、长方体容器、正方体容器),学生首先选择圆柱形量筒,轻而易举就可以测量出水的体积。这时倒入量筒中的水是圆柱形的,也就是圆柱形水的体积。这时我继续追问还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吗?学生们于是说出可以将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内,测量必需的条件可以计算出水的体积。通过刚才大家交流,我们发现了未知(不规则物体)可以转化为已知(规则物体圆柱、长方体、正方体)求出体积。那么“圆柱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立体图形?转化后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大小是否有变化?转化后的形体与原来圆柱体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学具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学完毕后,主动到前面利用学具展示把圆柱底面转化成长方形,圆柱就相应地转化成长方体。在观察和推理中,得出转化前后的圆柱与长方体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两种形式。

数学教学中,探究问题的优化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智慧展示的舞台,更注重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我们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就必定能打造出一个使学生乐学、会学的高效数学课堂。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设计的研究》(JCJYC1604160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引领高效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