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生态牌”

2017-10-23 01:10张恒
当代贵州 2017年37期
关键词:蔬菜基地张恒木耳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张恒

打好“生态牌”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张恒

不断挖掘生态潜力,郊纳镇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图为郊纳蔬菜基地。(纪承浒 / 摄)

在望谟县东北角,距离县城56公里的地方,是青山秀水的郊纳镇。这里森林覆盖面积达70%,是望谟县的一块“绿肺”。但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僻、土壤贫瘠等诸多原因,这里的群众守着青山绿水,却脱不了“贫困”帽。

穷根在山,致富在山。近年来,郊纳镇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隐藏在郊纳腹地的这块“绿色财富”正成为了助推群众脱贫的富矿。

“现在在蔬菜基地上班,一天能有近百元,不出远门就能领工资,生活有保障了。”邮亭村的岑大姐说。在她的周围,连片的豆角、白菜、辣椒等蔬菜正在茁壮成长。这里正是郊纳镇投资300万元,在邮亭河畔复垦开荒出的260亩蔬菜地。

“我们的蔬菜主要供应校农对接项目,优先按照学校的订单来种植,为全镇9所中小学供给新鲜蔬菜的同时,还带动150多名贫困户就业。”郊纳镇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伍琴介绍。

就在蔬菜基地不远处,一个年产200万棒木耳菌种培育场及示范种植基地也于今年5月建成投产。

“郊纳的阳光充足、水质好、海拔适中,非常适宜培育木耳。”望谟县益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颜永军介绍,基地负责培育菌棒供应,农户购买菌棒自行管理,基地则以不低于25元每斤的市场价格收购木耳,仅这一项,就带动贫困户150户469人,年产值预计达375万元。

“守住生态,就是让青山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形成生态扶贫产业链,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特色路子。”望谟县委常委、郊纳镇党委书记刘桢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郊纳产业扶贫的重点之一,除了木耳产业园,还构建八步古茶树保护区、生态养蜂小区、特色经果小区、林下经济产业区、生态畜禽养殖区“一园五区”格局。

不仅如此,为把生态扶贫工程做实,郊纳镇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品牌”模式,打造品牌效应,有力推动脱贫攻坚。

“八步古茶”正是郊纳的典型之作。今年以来,郊纳镇进一步将八步茶列入重点产业。以铁炉村、八步村为核心区,保护古茶1000亩,带动冗岩等村发展地方特色茶业种植3000亩以上,建设茶叶系列生产线,以发展有机茶为主打产品,提高茶叶种植附加值,惠及贫困人口1184人,年产值可达586万元。

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点亮了郊纳脱贫梦想,铺开了幸福画卷。

目前,郊纳镇正朝着发展千名绣娘、引导千人务工经商、实施千户搬迁、培育千个家庭农场(林场)、建设千户美丽乡村、做大千桶蜂蜜,实施百万林下鸡、万头生态猪、万亩八步茶、万亩干鲜果、百万棒木耳、万人次培训的“六千六万”产业规模推进产业扶贫,林下养鸡、铁皮石斛、黑毛猪、蜜蜂、高效蔬菜、油茶、蜂糖李、特色黄豆等产业发展已覆盖贫困户813户3596人,覆盖率为76%。

“郊纳脱贫攻坚的大计就是打好生态牌,也是郊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好牌。”刘桢表示,当前“秋季攻势”已经打响,郊纳要以最快速度补齐农村公路、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猜你喜欢
蔬菜基地张恒木耳
为挽救婚姻出昏招,戴着面具侵犯妻子该当何罪?
Penguins Are in Danger
文竹
巧洗木耳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宁远县蔬菜基地土壤肥力分析与改良措施
湖北省主要蔬菜基地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发现木耳
木耳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