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与科研互动及其在英语课的应用

2017-10-23 05:49王静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互动关系科研高职英语

王静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对科研和教学关系感到困惑的现象,应引导教师重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教学兴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主动收集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数据和资料,建立教学档案,并组织团队集体攻关。

【关键词】 教学;科研;互动关系;高职英语;教学应用;建议

大学教师如何才能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这个问题正在困扰着很多大学教师尤其在高职院校承担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们。一边是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压力,一边又是与学期末考核评价相关、不得不做的科研任务的压力。对他们而言,如何能把压力变动力,让两者不再矛盾,良性互动起来,以教学兴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做到教与研相辅相成,是大学教师应当追寻的目标,也是教学与科研的至美境界。

然而现实中,大学尤其是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并不容乐观,比起他们教学方面的特长和成果,科研可谓是他们的软肋和短板。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与客观因素和教师自身的思想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困难

1、自高校扩招以来,承担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们的工作量普遍超额,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已经让人焦头烂额,不堪重负。而搞科研需要占用相当的时间,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高职英语教师的课时量非常大,所以他们的科研时间很难保障。

2、大学英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课堂,他们一般都有不少于六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因为太过熟悉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和知识点的呈现风格而缺乏新鲜感;又觉得大学英语是基础课程,不会像对专业课程那样的重视。尤其是高职英语课堂,学生英语基础大多不是很好,轻视英语、学习懈怠的局面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和压力都是巨大的。他们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花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才能吸引沉醉在手机上的学生们回到课堂内容上来。在教学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已经花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再要求他们承担科研工作,就会有很多老师产生负面情绪。而多数做了科研的老师被问及其动力时也会解释为只是期望提升职称而已。

3、在大学搞科研并非易事。除了自身要有科研意识,还要达到一定的科研门槛。明确自己的科研领域,确定研究课题和方向再进行科研活动这个流程对很多搞科研的人并不陌生。然而,要想顺利地完成这个过程,如果之前没有出版过学术刊物,没参加过任何学术会议,没有进行过学术辩论以及同行评议等能体现你学术造诣的铺垫,那么可谓是难上加难。目前在国内,语言教学不属于学科建设范畴,大学英语教师也仅仅是一个庞大的教研组,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科研组织。没有科研组织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势必会把很多想搞科研,想通过科研进一步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老师挡在科研大门之外。

二、做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应对之策

1、首先,在思想上要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师要想在大学立足,就必须开展科研工作。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就曾经提出,“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然而在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还有相当多的老师仍然将自己定义为一个专门从事教学的教书匠,而不愿意开展科研工作,也不清楚不搞科研会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和事业生存带来多大的影响。当然更不会想到不做科研的大学教师是不合法的。现在有很多教师只是为了晋升职称而搞科研,只知道科研业绩直接影响教师的职称晋升。其实,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职称具有学术等级与职业身份的符号功能。如果你不能够取得更高的职称,不仅你的工资会受影响,长期下去更会导致你工作合法性危机。

2、其次,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明确,是一所大学里的教师们的科研水平和知名度成就了这所大学的名望。与中学追求升学率及其教学水平不同,一所好的大学一定会在强调教学质量的同时,考虑了给每位教师留出了必要的时间做科研。目前,也有很多高校制定出台了科研导向型的考核评价体系,旨在激励和推动教师们的研究热情和学术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对教师起到一个积极的导向作用,使他们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广大青年教师和基础性学科的教师来说,因科研门槛高望而却步的情况,高校有关部门应当起到积极推荐和引领的作用。

三、高校英语教师做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具体做法

高校的科研按照其研究目的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的专业科研,另一种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育科研。对于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英语老师来说,应当更偏重于后者。大学英语老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时是有优势的,因为他们的授课对象是大学生,接近成人,有很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在其学习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对教师的教学也会提出自己的评价或质疑,而这些都可以诱发大学英语教师将其作为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在具体做法上,有以下几点建议:

1、 为了搞好科研,以教学兴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师平时应主动收集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重要数据和资料,建立教学档案。在教学档案袋中,可以收录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典型事件,学生的评價和教师本人对这些事件的解释或评论等。这些看似平凡的数据或资料,经过长期的积累,可以使教师对相应的教学问题摸索出其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判和处理;最终可以将这些结论进行科研探索而上升为理论。通过这种理论的指导,也让更多的教师少走了弯路,解答了他们教学中的疑惑。这种良性互动终将会促进教与学的升华。

2、 搞科研不能总是单打独斗,大学英语教师是个庞大的群体,大家会有共同的疑问和困扰。相互交流和探索才会产生思想火花。教学上我们提倡集体备课,科研上我们也应当提倡合作才能提升科研力。大学英语教师中具有相同的学科背景和教研兴趣的同行们可以自愿组合,通过观察、反馈、行动研究等环节的合作来达到科研的目的。

3、 英语教学研究是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系统地探究教师应该如何教和学生应该如何学的过程。同时英语还作为一门外语进行教学,与母语的教与学有着显著的区别,教与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也会积累很多的数据和资料。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假设和解释,才能指引英语教学朝着着正确的方向。在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我们会面对的几个问题有:对于所使用的教材,可以研究其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对于学习者,可以探究不同学习者的类型及其学习特点,还可以对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语言时容易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的教学方式及策略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因为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以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测试的试题类型的设计以及对教学的反拨作用进行研究,以帮助一线教师可以用更科学的方法测试出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效果。

四、结语

总之,科研是大学教师的立身之本,大学的教与研的关系相辅相成。其实,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关系体现在很多方面。大学教师在教授学生熟练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本人严谨的科研态度,创新的意识以及独立探索的精神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他们在学术交流或科研活动时所收获的本学科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也可以极大地丰富其教学内容,提高其教学质量。教师不再照本宣科,相信这样的课堂也是学生所欢迎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顾佩娅. 优秀外语教师成长案例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 郝书辰. 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教学科研良性互动[J] . 中国高等教育,2010(2)65-69.

[3] 李家宏,沈玉梅.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14(1)31-34.

[4] 王福红. 探析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J]. 教育教学论坛,2015(7)196-197.

[5] 焦洪赞,吴昊. 浅谈高校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235-236.

【作者简介】

王 静(1968-)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学历,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动关系科研高职英语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