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17年全国卷理综生物非选择部分引发的思考

2017-10-26 16:41李晓清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理综题干习题

李晓清

理综考试结束后,许多同学抱怨生物试题太难,感觉生物老师有些骗人,平日做的题与高考不大一样……作为老师,我们会觉得该强调的知识点,我们都点到了,可为什么很多学生对有些题毫无思路,无从下笔?抛开学生个人的智力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可否作为今后我们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着力培养学生审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描述能力

由这两年的全国卷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试题考查形式更加注重语言描述,且分值很大。比如2017年的全国卷1中的29题(1),(2)、30题第(1)小题第一空,(2)、31题(3)、32题(2)、38题(1),第(2)小题第二空,(3),(5),分值大多为3或4分。这不仅仅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是否牢固,更要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反思在平日练习以及高考前的理综模拟考试卷中,是更多的选择多年重复的空数众多的、分值大多为1分的、以填空为主的老题,还是着力于选择和编排题干有一定信息量的,需要语言描述的思考题,同时增加分数,去刺激、鼓励、训练学生的相关能力?

当然,这类锻炼能力的思考题不但可以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它更可出现在我们平日的一轮,二轮复习课堂上,通过教师口头的发问,随手的板画或ppt上精编的几个小问题等诸多形式,师生面对面共同讨论分析解决,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用语言描述原因或解释现象,试想老师若能每堂一问,日积月累,还用担心咱们的学生相关能力不够吗?!

2注重答题技巧,规范性的培养

阅卷时发现:有的同学洋洋洒洒,写作文般七八行,不得分,有的同学简短两句,言简意赅,为满分。原因何在?其实,理综阅卷大都是踩点给分。学生能够根据题干找出关键词,准确联系我们所学知识,合理规范表述出来,而不是生拉硬套课本上的内容。所以我们老师在平日讲解习题订正答案时,完全不必让学生一字不落地抄写答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点,在学生理解,体会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组织语言,规范地写出答案,这点很重要。

3讲解要精准有效,课堂要有留白时间,鼓励学生多看书,会看书,多思考,会发问

课堂上,我们老师应该精减自己的语言,能用两三句就讲明白的问题,完全不必啰嗦成十句八句,满堂灌、下课铃响了仍意犹未尽地再讲个两三分钟的做法,实际上收效甚微。

老师课前做足“功课”,课堂上适当“解放自己”,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会、去领悟、去总结,他们会收获匪浅。

鼓励学生多看书,会看书,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描述或总结课本中的知识点、实验过程及结论的能力,启发、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多多发问。有时学生提到的问题,我们也不会或者不是很了解,不必觉得难为情,老师又不是圣人,可以师生共同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再有一点很深的体会:考试之前,个别学生提出的某些近期没有重视的问题,次日的考试中很可能考到,比如:7月7号晚自习时,10班的王韩问:内环境的作用是什么?然后全班一起说了下,所以看到高考题31题第(3)小题时,我笑了。

4抓好主干知識,核心概念,注重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

“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试题纵有千变万化,其实答案都可以从书中寻到。所以抓好主干知识,鼓励学生勤动手写出专有名词、核心概念的含义,画出知识网络,总结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不是去死背课本上的知识点。避免题海战术,摒弃让学生反复做“同一题”的做法,仔细研究分析历年高考题,精选优良习题,提升习题的质量,通过一道道典型的习题使学生有收获、有体会、触类旁通,此后记忆当然不会是难事。同时注重限时训练,提升做题速度。

5选修不可忽略

在近两年全国卷试题中,学生的选修部分得分偏低,这其实与我们平日所做的选修试题形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感觉选修只要背住常考的几个名词、几个空,得分就很容易。当然,我们老师也不大习惯以问题的形式,尝试让学生去解释原因,所以当2017全国卷选修习题38的第(1),(2),(5)出现时,好多同学顿时蒙圈,完全所答非所问!

纵观近两年的全国卷选修不难发现:题干信息量很大,学生需要认真审题,思考,分析,才可作答。若仅靠脑中记住的几个名词去填空,得分肯定难看!所以,若能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讲懂选修课本中四大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步骤、意义、应用等;认真分析历年高考题,精选优良习题;同时注意将选修与必修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话,选修部分应该会有所提升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综题干习题
数字算式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从2019全国理综Ⅰ卷看近三年来物理试题的坚持与实践
理解和把握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2019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化学试题分析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由一道浙江省理综计算题引起的教学思考オ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