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2017-11-01 06:54于秀梅谷右天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尿量尿毒症体征

于秀梅 谷右天

(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山东 聊城252000)

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于秀梅 谷右天△

(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山东 聊城252000)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单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泄浊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血压(BP)、尿素氮(BUN)、肌酐(Cr)、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残余肾功能及尿量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P、BUN、Cr、HGB、ALB及前白蛋白水平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残余肾功能和尿量水平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可有效降低一级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保护肾脏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并有助于增加尿量。

中医药 血液透析 尿毒症 肾功能

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终末阶段,目前我国尿毒症患者人数和发病率均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和威胁生命安全重要疾病之一[1]。以血液透析为代表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但无法保护残留正常肾脏功能,甚至导致尿量进行性减少[2-3]。近年来中医药被广泛用于慢性肾脏疾病及尿毒症临床治疗,在控制病情进展和保护残余肾脏功能方面效果确切[4]。本次研究以本院近年收治尿毒症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血液透析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泄浊汤辅助治疗,观察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肾脏病学》西医诊断标准[5];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标准[6];年龄40~70岁;可耐受血液透析;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入组前8周服用研究相关药物者;24 h尿量<200mL者;肾肌酐清除率<5 mL/min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心脑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系统疾病者;药物过敏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尿毒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68岁,平均(57.29±6.50)岁;病程1~7年,平均(4.36±1.50)年;根据原发疾病划分,高血压肾病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5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6~65岁,平均(57.20±6.47)岁;病程1~6年,平均(4.29±1.45)年;根据原发疾病划分,高血压肾病1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处理原发病、营养支持、纠正贫血、降血糖及降血压等对症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单用治疗,透析仪采用德国费森尤卡斯公司生产4008B型血液透析机,F7聚砜膜,透析液和血流量分别设置为500 mL,220~300 mL,每次4 h,每周3次。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泄浊汤。 黄芪30 g,熟地黄30 g,大黄20 g,丹参20 g,红花20 g。每日1剂,加水300mL煎至100mL,早晚分服。两组患者治疗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

1.4 观察指标1)依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进行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计算,包括面色白、倦怠乏力、腹胀纳呆、便溏浮肿及小便不利;2)记录患者一级终点事件发生例数,判定标准为以24 h尿量低于400mL,计算百分比;3)收缩压和舒张压;4)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检测仪器采用瑞士Roche公司生产COBAS c31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残余肾功能计算公式为残余肾尿素清除率+残余肾肌酐清除率)/2;6)24 h尿量。

1.5 疗效标准 依据文献[7]拟定。显效:相关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肌酐降低达基础水平≥20%以上。有效:相关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肌酐降低达基础水平≥10%,且<2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见表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

2.3 两组患者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6.67%(5例),显著低于对照组43.33%(13例)(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见表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Hg,±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Hg,±s)

组 别 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观察组 治疗前154.90±18.29 103.52±12.98(n=30) 治疗后126.80±13.39*△80.14±6.47*△对照组 治疗前154.39±18.05 102.87±12.92(n=30) 治疗后133.25±15.30*93.68±9.71*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Cr、HGB、ALB及前白蛋白水平比较 见表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UN、Cr、HGB、ALB及前白蛋白水平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UN、Cr、HGB、ALB及前白蛋白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UN、Cr、HGB、ALB及前白蛋白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BUN(mmol/L)Cr(μmol/L)HGB(g/L)ALB(g/L) 前白蛋白(mg/L)观察组 治疗前(n=30)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24.22±5.12 651.79±158.37 74.25±0.99 17.60±2.19*△320.64±90.20*△110.76±9.18*△24.16±5.09 654.04±160.95 74.09±5.92 38.83±5.30 304.16±65.03 41.75±7.19*△335.70±80.22*△38.90±5.34 302.80±64.87(n=30)治疗后20.19±3.42*401.45±128.38*89.33±7.36*38.28±5.27 297.23±62.36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和尿量水平比较见表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残余肾功能和尿量水平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和尿量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和尿量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 残余肾功能(mL/min) 尿量(mL)观察组 治疗前8.39±1.16 1159.92±133.14(n=30) 治疗后2周6.82±0.89*△956.80±113.34*△对照组 治疗前8.23±1.12 1162.85±131.61(n=30) 治疗后2周5.57±0.60*817.13±90.50*

3 讨 论

尿毒症患者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实质纤维化及进行性损伤,残存正常肾组织难以保证肾脏基本代谢功能,代谢毒物无法排出,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重失调,最终导致全身多系统功能障碍[8-9]。目前尿毒症临床治疗主要依赖肾脏替代治疗,其中以血液透析应用最为广泛;血液透析主要提高肾小球生理性滤过功能,对血液积蓄有害物质进行清除,并将所需物质输入体内,实现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10]。但近年来大量临床报道表明,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可导致血压异常升高、脱水及血液黏稠度上升[11];同时透析装置与自身血液生物不相容性易诱发机体处于微炎症状态,加重残余肾功能损伤[12]。近年来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保护重要性被医学界广泛认可,其能够保证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清除,实现充分透析,且有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和控制血压水平[13]。

中医学将尿毒症归于“水肿”“癃闭”范畴,认为脾肾亏虚、浊瘀滞留为其发病之根本[14];病者因脾虚失运,水液失化,内停泛肤发为水肿,久之点滴难出则为癃闭;恶心呕吐、纳差及尿少为主要证候;古代方家皆云肺、脾及肾与水液代谢亦密切相关[15],故中医治疗尿毒症当以治以益肾祛瘀,健脾泄浊为主。本次研究所用自拟益肾泄浊汤组方中黄芪益气健脾,熟地黄滋肾养阴,大黄通降泻浊,丹参散瘀活血,而红花则止痛祛瘀。诸药合用共奏益肾阳、泄腑浊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压和尿蛋白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另一方面还能够抑制肾组织TGF-β1表达,降低间质纤维化程度[16];丹参可有效降低血液黏滞度,拮抗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加快氧自由基清除速率[17];而大黄则具有拮抗脂蛋白细胞毒作用,提高肾实质代谢水平和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等作用[18]。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BUN、Cr、HGB、ALB及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在延缓肾脏功能损伤、降低不良预后事件发生及提高机体营养状态方面优势明显;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残余肾功能和尿量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证实中药方剂辅助用于尿毒症治疗有助于保护残留肾脏功能,提高24 h尿量。

综上所述,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可有效降低一级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保护肾脏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并有助于增加尿量。

[1]Wang HY.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Author′s reply[J].Lancet,2012,380(9838):214-216.

[2]韦洮,王梅,燕宇,等.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医学,2012,34(4):283-286.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0-224.

[4]潘松球,蒙陆丹,黎琦,等.尿毒清颗粒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8):719-720.

[5]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640.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5.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49.

[8]李丽,郭晓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56-1157.

[9]Zhang LX,Wang F,Wang L,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J].Lancet,2012,379(9818):815-822.

[10]倪兆慧,陈雅.残余肾功能在腹膜透析中的重要性及保护策略[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20(3):253-254.

[11]董洪,于文慧.残余肾功能与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3):488-491.

[12]蒋在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48例尿毒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2):3459-3461.

[13]王丽妍,张东亮,刁宗礼,等.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2):95-98.

[14]檀金川,杨凤文,胡金焕,等.延肾1号冲剂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50(5):425-427.

[15]刘莱莱,段娟.尿毒症的中医认识[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4):93-95.

[16]许艳平,宋广群.黄芪注射液主要药效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6):24-26.

[17]孟宪杰,万毅刚,魏晴雪,等.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1):3651-3655.

[18]赵宗江,张新雪,师锁柱,等.肾康注射液延缓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16-22.

R692.5

A

1004-745X(2017)10-180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10.037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2805961661@qq.com)

2017-04-17)

猜你喜欢
尿量尿毒症体征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