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裂头蚴引起嗜酸细胞增多及不全肠梗阻1例

2017-11-01 13:30张丽娜蒋盘强唐建东时长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3期
关键词:嗜酸血液科皮下

马 兰,张丽娜,蒋盘强,唐建东,时长春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1.血液科;2.普外科;3.病理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曼氏裂头蚴引起嗜酸细胞增多及不全肠梗阻1例

马 兰1,张丽娜1,蒋盘强2,唐建东2,时长春3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1.血液科;2.普外科;3.病理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曼氏裂头蚴;嗜酸细胞;不全肠梗阻

1 病例报告

我院普外科收治1例不全性肠梗阻伴嗜酸细胞增多患者,经血液检测及手术证实,为曼氏裂头蚴感染所致,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1岁,因中下腹持续性疼痛10天入院。患者入院前40天因左小腿软组织外伤、肿胀,依当地习俗,吞服田边鲜活小青蛙,每日15只,共3天,后左小腿软组织外伤痊愈。入院前10天出现腹部胀痛,以中下腹为著,呈持续性,伴间断发热,体温36℃~39℃,排气、排便减少,无恶心、呕吐,当地医院行腹部平片示腹部少许气液平,提示不全肠梗阻。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病史。

入院检查:左胸壁近剑突处瘙痒,局部软组织隆起,约3 cm×4 cm,伴压痛,无红、热;下腹部压痛,无肠型,无蠕动波。血常规WBC14.31×109/L,中性粒细胞33.12%,嗜酸细胞54.21%,嗜酸细胞计数7.76×109/L,请血液科会诊考虑为寄生虫感染,嗜酸细胞增多症。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胸腹CT示两侧胸腔少量积液,胆囊体积增大,前列腺钙化。肠镜示降结肠、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点片状充血糜烂,余(-)。诊断考虑为胸壁肿块,不全肠梗阻,嗜酸细胞增多症,寄生虫感染。

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腹痛减轻,排便正常,体温正常。入院后1周行胸壁肿块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肿块,剖开肿块,其近皮下肉眼见多个直径0.5 cm蠕动幼虫。胸壁肿块送检病理科,HE染色,显微镜下示皮下软组织内散在片状嗜酸细胞浸润及数只幼虫,插图为周边软组织内嗜酸细胞浸润,中央大部为一幼虫(箭头所指)(见图1)。

图1 患者胸壁肿块病理图片HE(5×10)

血液送检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健康管理中心(无锡),结果示:曼氏裂头蚴IgG阳性,囊尾蚴IgG阳性,确诊曼氏裂头蚴病,予吡喹酮规范治疗,血常规嗜酸细胞计数逐渐下降至正常。

2 讨 论

曼氏裂头蚴病是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寄生人体所致,传染源主要为蛙,其次是蛇,进食未熟的蛙、蛇、鸟或猪肉使人感染,可表现为皮下、眼部、颌面部、内脏及脑部的裂头蚴病。实验室检查:皮下包块活检见裂头蚴,裂头蚴抗原皮试或裂头蚴抗体测定阳性可确诊。药物治疗以吡喹酮驱虫治疗为主[1]。

本例患者服用鲜活小青蛙后发病,致胸壁肿块伴瘙痒,中下腹持续性疼痛,排气排便减少,发热,腹部平片示腹部少许气液平,提示不全肠梗阻,嗜酸细胞计数7.76×109/L,嗜酸细胞增多,经血液科医师会诊后考虑寄生虫感染,手术证实寄生虫存在,血液裂头蚴抗体测定阳性而明确诊断。当地民俗认为服用鲜活小青蛙可以治疗外伤,而导致患病,应摒弃此不良习俗。

嗜酸细胞是人体参与免疫反应的一种效应细胞,在宿主抗寄生虫感染中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但可以造成组织病理损伤[2]。本案患者感染曼氏裂头蚴后出现嗜酸细胞明显增多,皮下软组织内可见散在片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裂头蚴病引起不全肠梗阻较少见,一组报道836例人体裂头蚴病,寄生于内脏占1.56%[3],本患者不全肠梗阻发生与肠道炎症水肿、充血糜烂及嗜酸细胞浸润相关,入院抗感染后好转。

[1]Lei Bingjun.Handbook of Infectious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Beijing:People's Health Press.2000:489-490.

[2]Tian Xiaojun,Gu Junchao,Guo Zengzhu.Eosinophil and Helminth infection[J].China Tropical Medicine,2011,11(5):642-644.

[3]Chen Yan.Harm and prevention of food borne plerocercoid tapeworm disease[M].Guizhou:Gui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13:25-26.

R574.2

B

ISSN.2095-8242.2017.053.10467.01

本文编辑:吴 卫

马兰(1962-),女,江苏无锡人,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血液内科疾病

猜你喜欢
嗜酸血液科皮下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与慢阻肺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住院转归的相关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基数药管理中的运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