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观察

2017-11-01 13:3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3期
关键词:神经炎前庭神经

吴 平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1)

甲钴胺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观察

吴 平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1)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观察并作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期间收治的前庭神经炎患者,并挑选病例资料完整的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盲选平均分法,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甲钴胺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并且作比较分析。结果 甲钴胺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显著,可以提高前庭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疾病相关指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甲钴胺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比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甲钴胺;前庭神经炎;疗效观察

前庭神经炎[1]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急性自发性眩晕,这是因为患者的单侧前庭神经传入受阻而导致的急性眩晕。目前临床上对于前庭神经炎的治疗多采用前庭神经的康复训练与药物治疗。本次研究为探讨甲钴胺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并将研究结果分析比较。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期间收治而且病例资料完整的60例前庭神经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盲选平均分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的一般资料是:年龄30~60岁,中位年龄(34.56±3.37)岁;男患者22例,女患者8例,共30例;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是:年龄31~61岁,中位年龄(34.98±2.71)岁;男患者23例,女患者7例,共3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前庭神经炎患者都给予鼓励支持,并引导患者重视运动,特别是头部运动,从而有效进行前庭神经炎的康复训练。其次,针对伴有恶心表现、呕吐症状的前庭神经炎患者,给予适合剂量的胃复安等前庭抑制剂,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强的松1毫克/千克,持续口服五天,同时对症补充钙、补充钾及胃粘膜的保护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甲钴胺治疗方法,具体是:静脉推注甲钴胺1毫克,连续十天后,剂量调整为一天1.5毫克。所有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三个月,而且持续随访六个月,记录相关数据并且保存好。

1.3 疗效评价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三个月,而且持续随访六个月,并记录好相关的数据及整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束后,将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整理,并且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中进行处理,通过x2校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表1结果可知,经治疗一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HDI比治疗前都明显降低,但两组比较,P>0.05,无临床统计学意义;经治疗三个月、治疗六个月后,两组的HDI比治疗前都显著降低,而且两组比较,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的比较(±s)

治疗六个月DHI研究组 57.78±19.16 26.75±8.45 11.68±5.69 3.28±3.04对照组 58.12±18.99 26.86±8.36 17.86±9.02 7.89±2.67分组 治疗前DHI治疗一个月DHI治疗三个月DHI

3 讨 论

前庭神经炎是属于良性疾病,确诊前庭神经炎的患者多数可以得到治愈,但是亦有约20%~25%的前庭神经炎患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平衡障碍,头部运动耐受不良症候群以及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目前对于前庭神经炎的治疗,临床上多应用前庭神经的康复训练与药物治疗为主。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应用甲钴胺[3-4]治疗。甲钴胺是属于氰钴胺衍生物,而且它在体内的存在形式是辅酶。甲钴胺可以有效促进蛋白质、脂质代谢以及核酸的生产,因为它可以和机体内的甲基互相转换,同时,甲钴胺可以迅速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使受损神经得以修复的作用。普通维生素B与甲钴胺比较,后者的神经周围含量更高,而且半衰期更长。神经细胞的细胞器受到高浓度的甲钴胺而使其转运,可以使神经细胞内的核酸与蛋白质合成速增强,使轴浆转运提速,促进卵磷脂合成,轴突受刺激再生,突触加速传递,最终达到神经修复,使神经得以再生、恢复。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知,研究组30例前庭神经炎患者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甲钴胺治疗方法。经治疗一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是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持续观察治疗三个月后,治疗六个月后,两组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同时,两组的HDI比较,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因此,甲钴胺对前庭神经炎的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1]陈 瑛,赵忠新,庄建华.前庭康复在急性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5):61-63.

[2]李远军,徐先荣.前庭神经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4):515-520.

[3]辜程遥,范振毅,吴允钦.特发性与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对比[J].浙江实用医学,2016,21(3):172-174.

[4]唐 亮.前庭神经炎的诊疗研究新进展[J].微创医学,2016,11(3):375-377.

R764.41

B

ISSN.2095-8242.2017.053.10452.01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神经炎前庭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视神经炎的悖论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神经”病友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前庭康复在急性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