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7-11-09 14:28张素梅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师应成员信息

张素梅

在信息技术日趋发展的时代中,很多学校通过网络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网络合作学习的出现,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网络合作学习的概念

网络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作为主体,使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就是将学习小组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使用计算机网络及基本的硬件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提高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这种方式以网络化为特征,以此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共享和保存相关的学习资料。

网络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学生不会受到地点的限制,学生之间也不会因为距离的原因而无法进行学习、讨论。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之下,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并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而进行反思和改进,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网络合作学习的现状

在进行网络合作学习方式的推广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观念上,大部分教師和家长还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要单方面接受知识就好,没有必要浪费宝贵的时间进行相互讨论与合作。这种想法肯定是错误的,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师认为,网络合作学习就是单纯的小组学习,不用将具体的步骤实施出来,这样将无法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此外,由于网络平台存在一些不良的信息,教师担心这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网络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准备阶段

在实施网络合作学习前,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相关的性格,进行学习小组的分配,这样有利于学生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学习小组成员以6人为宜,然后教师根据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明确各个成员在小组中的角色。此外,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明确后续学习中的讨论及相关的学习目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使用QQ群或者微信群备注这些小组,方便后期教学中的任务下达和信息收集。

2.实施阶段

在组建学习小组后,教师就要把计划落到实处,制订详细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等。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明确各自承担的角色,进行具体的分工合作。如教师可以在QQ分组中发布“怎样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一问题,学生在得到问题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然后使用多种搜索方式寻找信息,获取相关的资料。找到资料之后,学生可以传到公共主页上,根据制订的讨论程序,小组成员开展深入地分析和讨论,总结出网络信息的查找方式和相关的搜索引擎。接着,小组成员下载相关信息,小组组长总结该组的具体方案,完整地保存“信息的获取”的讨论过程,进而确保整个讨论过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运用网络合作学习还能够实现双向监督,其中包含组员监督和教师监督。如在教学“多媒体信息加工”这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好相关的任务,要求各个小组共同完成对一段诗词的配音画面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相互监督,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将画面、声音和相关的字幕剪辑到一个视频中。同时,在分配任务之后,教师要关注小组成员的动态,并向学生提问,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教师寻求答案。此时,网络合作学习就起到了很好的相互监督作用。

四、结束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的知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合作学习,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讨论,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虽然网络合作学习还处在推广过程阶段,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但是为了学生能更加全面地发展,教师应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多地运用网络合作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应成员信息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两只挂钟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我家的新成员
订阅信息
课题组成员
展会信息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