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路径

2017-11-09 07:18周晓燕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个角读图习题

周晓燕

教材是众多专家及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教材中编写的习题都有特有的价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挖掘和研究教材中的习题,了解习题的内涵和外延,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增强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培养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机会。

如面对图1中的问题,许多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比较三分之一与八分之一的大小。其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空白部分的大小。有的教师可能会感到疑惑:这不是超出了教材的要求吗?低年级的学生是无法比较三分之二与八分之七大小的,因为这涉及五年级“通分”的知识点。其实,低年级学生通过图示是可以解答这一问题的,因为比较空白部分很容易,学生能根据“兩者总数一样,减去大的后剩下的就是小的”这一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便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另外,线段图是分析应用题最有力的武器。在教学二年级“倍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书本中的线段图,让学生理解“一份”与“几份”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学生解答“和倍”与“差倍”的应用题。

只有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

二、利用错误资源,增强小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学习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都是了解学生做题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利用其进行动态教学。如在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时(如图2所示),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当学生写下了答案,笔者先请一名学生解释,这名学生说:“第一个钟面上有12大格,一大格里又有5小格,所以我认为是十二分之五。”笔者说道:“你说得有理有据,值得表扬。可是,这其中的依据和结论存在问题,你再思考一下。”于是,学生们开始了第二次思考。一会儿后,有的学生说:“分母口是对的,但这个大钟面被平均分成了12分,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其中的一份,所以应该是十二分之一。”又有学生补充说:“也可以说分子5是对的,如果取得是5份的话,就应该是把钟面平均分成了60份,这样的话就应该是六十分之五。”

学生回答完后,笔者总结道:“看问题要看全面,要前后一致地看,看清楚是把钟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的又是几份,第一位学生因为前后标准不统一,所以答错了。”这样,教师既给刚才回答错误的学生留了“面子”,又强调了分数的意义,复习和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有效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借题发挥,促使小学生有序思考

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优生能很快完成教师的任务,学困生却要思考很久。朱乐平教师曾讲述过“做好了”的要求:“做好一道题的要求有四点:①完成基本要求;②检查是否有错;③有无别的解题方法;④编出类似的习题(这是对学优生的要求)。只有完成了这四点,学生才叫真正的‘做好了。”

有序思考是数学思考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意图,合理把握教材目标,全面挖掘习题价值,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机会。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3所示):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后,总结出多种方法。学生1说:“图中一共有5个角。”学生2说:“不对,图中一共有6个角。我是这样数的,单独一个角的有3个,两个角合起来的有2个,最大的角1个,所以一共有6个。”学生3说:“我的方法和你们不同,我是从最下面的一条边出发数出3个角,然后从第二条边出发数出2个角,第三条边出发数出1个角,所以是6个角。”

这时,笔者抛出问题:“谁的方法最好?”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怎样数才能不遗漏角”的方法,即角的个数等于1+2+3+边的条数-1。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瑾山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角读图习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玩转四边形
教你如何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