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三部曲”

2017-11-09 08:23黄荣财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三部曲小学语文

黄荣财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汉字教学质量,是学生学好汉字的基础,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乃至传承民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从小学汉字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出发,结合优秀的教学经验,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小学汉字教学质量的方法,旨在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汉字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要累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汉字800个左右。”这一要求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因此,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不断优化、完善汉字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式

在传统小学识字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采用带读、抄写、背默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面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趣味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四个太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照教材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堂上用五到十分钟画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太阳,然后用汉字在旁边标注自己所画的景物,并与同桌进行交流。在学生完成交流后,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几幅作品进行展示,并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通过游戏化、竞争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将汉字学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将课堂变为学生展示自我、发掘自我的平台,教师再适当地肯定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汉字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发掘汉字内涵

与其说汉字是一种语言符号,不如说它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的发展演变都蕴含着先人的智慧,所以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发掘汉字的内涵,向学生展示汉字的魅力,以此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汉字学习。

如在教学“家”这个汉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家”这个汉字的组成:上面一个宝盖头,象征着一所房子,下面一个“豕”,指的是猪,古人心中的家是高门大屋、六畜兴旺的。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写出“豕”字的演变过程,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挖掘汉字内涵,让学生不只学到一个个语言符号,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和汉字文化,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方面,许多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进行专门的书写练习,只强调学生会读、会写、理解汉字即可,忽略了学生书写的习惯和美观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生活工作中,学生用笔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写出来的字也越来越丑。因此,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字义,让学生会读、会写汉字,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汉字书写的工整和美观。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汉字,还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减少近视、驼背等问题的产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监督学生,要求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始终保持挺胸抬头、握笔有力的姿势,还应要求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养成一笔一画的好习惯,避免写字潦草、马虎等问题的出现。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写毛笔字活动,教学生练习毛笔字,在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同时,传承中华传统美学文化。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引导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结语

汉字是汉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主阵地。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是一个长期任务,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识字教学的方式,发掘汉字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从而完成识字教学的目标,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峰.橫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种学科视角审视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技巧[J].求知导刊,2016,(12).

(作者单位:江西省铅山县葛仙山乡港东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三部曲小学语文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
试论怎样利用汉字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