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2017-11-09 20:56王晓琴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

王晓琴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主体元素中更多地注入时代元素,主要体现在总量规模和办学质量上。本文以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态势和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探寻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和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质量 民办高职院校 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后,教育的主力大军中增加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兴力量。民办高职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人才,在教育大众化和全民普及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民办高职院校长远战略发展中,无论从地位、能力、教学质量、规模和效益,还是从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来看,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发展模式、道路和理念研究,都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态势和发展问题

1.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态势

自恢复高考以来,民办教育由最初“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发展到如今的“生源危机”,其升学率和入学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在全国性计划生育政策变动下、人口老龄化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艰难,尤其是保证学院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吸纳生源和师资队伍完善与教学质量体系改革的问题,正深深地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持久發展。

2.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问题

(1)师资问题

首先,随着国家对教师地位的关注,对教学的重视,公办大学的待遇和福利明显优于民办教师,导致民办教师编制管理难,人员调动频繁,流动性大;其次,在民办专职师资队伍中,专业对口的教师不多,导致了“教”与“学”的极端失衡;最后,民办高职院校评优评先和高薪聘请人才等做法,打击了原教职工队伍的积极性,甚至教师间竞争环境和教育方式的不当,都导致了教学无序化。

(2)学生方面

随着国家对工作分配制的取缔和商业化经济思潮的带动下,学生“读书无用论”思想抬头,且在职业生涯规划匮乏和社会内化环境下,学生的远大理想和自我价值已有所缺失。刻苦学习信念的缺失,导致学生在社会范围内对自身价值缺乏正确的定位。

同时,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家庭教育和管理匮乏。在不良家庭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影响之下,学生不配合教学等问题频发,学校管理难度加大。

(3)管理层方面

民办高职院校管理层思想陈旧,管理方法落后,缺少创新意识,尤其缺少和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沿用旧的管理办法管理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导致民办高职院校管理层的管理工作缺乏既定思路。

(4)生源问题

由于政府对公办院校教育倾斜,公办院校在学生数量、质量、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师资待遇上有着绝对优势。而民办院校收费高,一般家庭难以负担,使得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整体水平受到制约。

二、民办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与教学规划

民办高职院校本着目标引领、重点突破、质量提升、特色发展的思路,应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行精品化、高端化办学转型,制定年度发展规划,提升教学远期效益目标,并通过规范学校行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行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在目标定位上,民办高职院校应结合校情,认真制订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教学与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并增强学校工作的指导性、计划性和科学性,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

三、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策略

1.师资队伍建设

民办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能力,他们是正向、积极、光明的典范。

班级间、年级间的成绩考核竞争和职称评定过程,应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对学科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并在教学中适时更正;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发展,使青年教师与学校共同进步和发展。

2.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教育的真谛是“教”与“学”的高度统一,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民办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并将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文娱教学带入课堂,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民办高职院校还应进行“关怀路线”的教育,除了联动家长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外,教师还要联动校际之间展开友谊赛,营造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

3.管理层能力水平创新

民办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和教务主任,主抓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自身成长,尤其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管理来提升自身能力;深入教职工和学生内部,了解他们的思想、教学与学习情况,为教职工营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管理层应从以“生源”为导向的单一模式管理中解脱出来,创新一体化管理模式,尤其应做好必要的师生实际需求调整,完善教学计划。在具体工作中,管理层应定期召开科研小结会议,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民办高职院校应创新管理教学方案,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前沿的指导学习,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4.培养问题的再规划

专业建设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和龙头,其水平集中反映了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生源问题的再规划要求民办高职院校对专业建设进行更详尽和科学地规划与定位。在资源配置上,教师应形成以就业(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优先发展专业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教学与发展齐头并进,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政府在民办职业院校办学行为、教师准入机制、教学质量总体水平评价、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路径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拥有政府的支持,民办高职院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通过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的变革,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学思维框架中寻求真正的职能引导策略。

民办教育机构的市场定位、职能发挥和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选择非常重要,权力的制衡不是唯一出路。在发展中,民办高职院校只有找准目标,精准定位,才能真正获得全面、有序、科学的发展。管理层和基层教职工只有联动改进,才能真正发挥民办教育的作用。民办高职院校应从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中进行总结、提炼,保留自身发展空间,从一定的宽容度及试错空间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发展合力,共同推进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受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路径选择及相应阶段性研究还亟待改进,在优化路径、实施评价及具体的纵横路径分析中,又融合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精髓和脉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使得国家扶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的力度显著加大,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要想持续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必须探寻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特征,而不仅仅是为了社会资金,或囿于争取和维护办学群体的自身利益,为了发展而发展。总而言之,民办高职院校应从各方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凯雷.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苏高教,2015,(3).

[2]张浩.利用产学研结合实现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6,(14).

[3]欧自勖,欧芳庆.教育教学质量: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J].职教论坛,2012,(31).

[4]彭礼.品牌与特色: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

[5]袁年英.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5,(6).

[6]余景波,刘美云,刘红岩等.民办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引进的关键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

[7]戴国宝.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驱动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

(作者单位: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