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纯过官舍”:北宋戏改杜诗一事考略

2017-11-13 22:21曹学聪孙宗英
杜甫研究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宋祁沈括笔谈

曹学聪 孙宗英

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是反映北宋社会百态的著名史料笔记,其《补笔谈》卷三中一则关于宋祁、王洙等馆阁文人以改写杜诗戏谑同僚刁约的材料颇具史料价值。它不仅生动记载了北宋馆阁文人寓直之馀的闲情雅谑,也对考察北宋前期杜诗的传播接受史有重要参照价值。因此本文予以考索发覆。

《梦溪补笔谈》卷三杂志类记载:

宋景文子京判太常日,欧阳文忠公、刁景纯同知礼院。景纯喜交游,多所过从,到局或不下马而去。一日退朝,与子京相遇,子京谓之曰:“久不辱至寺,但闻走马过门。”李邯郸献臣立谈间,戏改杜子美《赠郑广文》诗嘲之曰“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忽地退朝逢,便遭官长骂。多罗四十年,偶未识磨氈。赖有王宣庆,时时乞与钱。”叶道卿、王原叔各为一体诗,写于一幅纸上。子京于其后题六字曰“效子美谇景纯”。献臣复注其下曰“道卿著,原叔古篆,子京题篇,献臣小书。”欧阳文忠公又以子美诗书于一绫扇上。高文庄在坐,曰:“今日我独无功。”乃取四公所书纸为一小帖,悬于景纯直舍而去。时西羌首领唃厮罗新归附,磨氈乃其子也。王宣庆大阉求景纯为墓志,送钱三百千。故有磨氈、王宣庆之诮。今诗帖在景纯之孙槩处,扇诗在杨次公家,皆一时名流雅谑,予皆曾借观,笔迹可爱。

一、轶事版本演绎考索

此条资料记载宋祁(字子京、谥景文)、欧阳修(谥文忠)、王洙(字原叔)、李淑(字献臣)、叶清臣(字道卿)、高若讷(谥文庄)等六人改杜甫诗《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以戏谑刁约(字景纯)之事。情节生动,令人莞尔。关于刁约广交游的特点,宋人笔记屡见记载,《可书》云:“刁景纯官于都下,遇节,必令人持马衔,每至一门首,撼数声而留刺,以表到。忽有客知其诬,急出视之,仆云适已脱笼矣。”可与此条相参照。

不过《补笔谈》并不是关于此事的最早出处,刘攽《中山诗话》已有记载:

刁景纯有见无类,必往复,归每至三鼓。宋祁判馆,集僚属,而刁或连日不赴,因邀而谯让之。王原叔戏改杜《赠郑广文》云:“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蓦地趁朝归,便遭官长骂。”李献臣曰:“我为足之云:‘多罗四十年,偶未识摩毡。时西戎唃氏子名摩毡。近有王宣政,时时与纸钱。刁尝为王宣政作墓铭。’”以古文篆隶加裱轴,密挂刁厅事。会一日大雨,不出,周步厅庑间,始见此图。问之从者。曰:“挂此已数日矣,先造者往往能通念也。”

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五年的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卷六十三亦转载此条,并注出自“刘贡父诗话”,但增益诸多细节,如“刁景纯恺悌敦厚,周人之急,甚于己私,至诚有过人者。在京师,宾客造请,虽至贫下,必往报复,昼日未尝在家,夜归常至三更。不知者以为干谒自为己,其实不然。”“景纯旦出夕还,初不觉知,宾客至者见之,往往诵念而去。景纯自外颇闻之,亦不能晓。”等细微处。不过主要人物及改杜诗之人与刘攽所记相同,可视为同一版本。

比较沈、刘二家记载可以发现,刘氏所记事件涉及的人物仅为宋祁、刁约、王洙、李淑四人,首改杜诗者为王洙,李淑续之。沈氏所记增添欧阳修、高若讷、叶清臣三人,首改杜诗者为李淑,细节更多,如宋祁与刁约退朝语事、诗句改“蓦地趁朝归”为“忽地退朝逢”、所书字体由“古文篆”变为“各为一体”、宋祁题六字、欧阳修书杜诗于绫扇、高文庄挂帖、墓志润笔的具体数额“三百千”等。

刘攽长沈括八岁,少刁约二十九岁,且在刁约晚年与其有交游,《彭城集》中有寄刁约诗二首及挽诗二首,因此《中山诗话》的记载应略早于《补笔谈》,史源或来自于刁氏追忆口述。但《补笔谈》一书史源亦可靠,明马元调《重编补笔谈序》云:“似非后人所得而创,其为旧本无疑。”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云“予与刁亲旧”,其所记,明言来自于其“借观”“诗帖”和“扇诗”的亲身经历,事件详情应以沈氏所记为准。后文亦有分析进一步论证。

二、诗戏刁约事件的发生时间:康定元年十月至十二月间

故事涉及七人,考察七人之仕履,可推知故事发生的时间约为康定元年(1040)十月至十二月期间。

综合宋、欧、刁三人仕履,可知诗戏刁约轶事的发生时间在康定元年(1040)十月欧、刁同修礼书至庆历元年(1041)五月宋祁罢太常寺任的大半年内。三人仕履时间以及上下级隶属关系皆相合。

由此亦可逆推,在诗戏刁约轶事中宋祁的官职以沈括所记“判太常”为是,而非刘攽所记之“判馆”。“判馆”为“判昭文馆”简称,考宋祁仕履,景祐元年及宝元元年曾直史馆,在明道至庆历间十馀年间并无“判馆”经历。因此,在记载此事的刘、沈两个版本中,沈氏《补笔谈》更为翔实可靠,事件当事人亦以沈氏所记六人为准。

再结合其馀四人仕履续考如下:

叶清臣,字道卿,天圣二年进士及第,为宋祁同年。康定元年九月,加龙图阁直学士、起居舍人,权三司使事(《长编》卷一二八)。庆历元年五月,知江宁府(《长编》卷一三二)。

王洙,字原叔,天圣二年进士,与宋祁亦为同年。康定元年五月,为天章阁侍讲(《长编》卷一二七);十二月,详定弓手强壮,与李淑同判兵部(《长编》卷一二九);庆历元年十二月,迁太常博士、馆阁校勘(《长编》卷一三四)。

综合七人仕履,则诗戏刁约之事的发生时间在康定元年十月欧阳修、刁约同修礼书至十二月高若讷出任河东都转运使之间。

三、戏改杜诗与北宋前期的杜诗传播接受

诗戏刁约事件反映出北宋前期文人对于杜诗的熟悉和热爱,是我们考察这一时期杜诗传播接受的重要史料。这一记载传递出以下两个方面的信息:

注释

①(宋)沈括著,胡道静校正:《新校正梦溪笔谈》之《补笔谈》卷三,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19-320页。

②(宋)张知甫,孔凡礼点校:《可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4页。

③(宋)刘攽:《中山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第291页。

将各菌株培养至OD600约为0.4,加入各应激条件刺激,测定各菌株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在氧应激条件下,AsrC缺陷后生长明显减慢,无应激以及其它应激条件下缺陷AsrC对细菌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图3).在高表达AsrC后,对无应激以及各应激条件下细菌的生长也基本没有影响(图4).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应激情况下,AsrC缺陷能够使细菌的生长减慢.

④(宋)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卷六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42页。

⑤(宋)沈括著,胡道静校正:《新校正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80页。

⑥(宋)沈括著,胡道静校正:《新校正梦溪笔谈》卷二,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3页。

⑧(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五,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941页。

⑨(元)脱脱撰:《宋史》卷二八四《宋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596页。

猜你喜欢
宋祁沈括笔谈
沈括
沈括真的害过苏东坡吗?
欧阳修巧点宋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笔谈文献整理与研究”简介
古代的“十万个为什么”
清末民初中日语言接触情形及其演变
由笔谈管窥中朝文人文化意识的差异
“妻管严”沈括
笔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与运用
欧阳修“请教”宋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