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闻生产模式助力典型报道传播力、影响力提升

2017-11-14 01:14张宝富
中国记者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廊坊市日报社廊坊

□ 文/张宝富

智能新闻生产模式助力典型报道传播力、影响力提升

□ 文/张宝富

新时期,典型报道有了新的表现方式。廊坊日报社借助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和传播体系,结合专业的导向把控能力,在廊坊瓜农崔靖祥提醒市民有小偷被刺身亡的见义勇为案件的报道中,还原事件真相,澄清谬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得到市民广泛关注和称赞,为新时期典型报道表现方式创新做出探索。

典型报道 廊坊日报 见义勇为

廊坊日报社的媒体融合起始自2013年,经过四年发展,已建立起智能化的传播平台,包括舆情研判,智能采写编辅助,八大类二十三个发布终端150万以上本地人口覆盖的传播矩阵,传播效果的后期跟踪,绩效考核和版权维护等全部生产流程的科学化、前沿化。在日常新闻生产过程中,借助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和传播体系,结合专业的导向把控能力,可以实现新闻传播力、影响力、互动性的大大提升,尤其是在突发、重大新闻报道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7月23日,廊坊瓜农崔靖祥因提醒市民有小偷,被刺身亡。案件一发生,各种消息泥沙俱下,廊坊日报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媒体中心第一时间跟进,相继推出12篇系列报道,还原事件真相,澄清谬误。

一、舆情分析,研判线索,及时介入

7月23日,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集市上,47岁的瓜农崔靖祥因提醒群众注意扒手,被该扒窃犯罪团伙成员刺死。消息一出,各自媒体纷纷转发消息。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报道,关注点都在廊坊发生恶性案件上,京津多家媒体蜂拥而至。作为廊坊市委机关报,廊坊日报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抓牢话语权的重任。在准确研判舆情大数据基础上,廊坊日报社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准确研判线索后及时介入,第一时间在微信上发布权威信息、进行辟谣引导舆论。

7月27日,“杨税务大集7·23案件”告破后,舆情呈现三个方面,一是拷问案件发生地为何长期有扒手而一直没能肃清,直指公安机关反扒工作不力;二是呼吁政府授予受害人见义勇为称号,在没有审讯结果等依据的情况下主观臆测,施压于政府;三是赞叹警察神勇。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崔家人父辈子辈均乐于助人,但生活拮据、以崔靖祥种瓜卖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状,经过研判后有效将舆情引导到正面宣传上,并组织“好人育好瓜,好瓜好人买,友爱暖人心,共创文明城”的爱心认购活动,市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认购捐款,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形成了强大的传播效果。

二、线上认购,线下组织,良好互动

廊坊日报社坚持互联网思维用户至上的理念,研究用户需求,找到用户痛点,利用线上、线下的不同形式黏合用户,提高了粉丝的活跃度。在瓜农见义勇为事件的报道中,把握受众需求——关心困难群体的心态,在准确引导舆论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付款方式,快速完成稿件的传播实现线上认购,并组织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稿件传播,网络认购,线下活动组织的良好局面。

稿件线上传播,认购操作方便,引爆朋友圈。7月28日晚上10点42分,一篇题为《7·23受害好心人留千斤甜瓜 爱心认购慰家人》的新闻稿从廊坊传媒网微信公众号发出。此条稿件以文字+付款二维码的形式出现,读者在微信圈读完消息后即可识别二维码实现20元10斤甜瓜的认购操作,简单快捷还可以留言,增加了稿件的互动性。当天消息发出后,报社其他新媒体纷纷跟进转载,网上认购持续到次日凌晨3点,由于操作方便,仅10个小时的时间,1000公斤甜瓜就被认购一空。在北京、天津、上海工作的廊坊人得知消息后也参与到爱心认购中,还有的市民直接捐助。消息漂洋过海,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纷纷打来电话核实消息并参与其中。短短1天的时间,数万人阅读、500多次转发、400多条留言、600多个点赞,认购甜瓜的爱心款突破34000元。

开展线下活动,巩固线上成果,实现互动。线下活动的开展是巩固线上成果的有效方式,是活动真实性的呈现,有利于加强粉丝的黏性和活动的持续性。“7·23”好心甜瓜认购活动线上引爆。7月31日、8月10日1000公斤甜瓜分批在廊坊日报社领取,百余名市民赶到报社,领取认购的甜瓜,现场气氛火爆,市民纷纷留下对崔家的关心。两天的线下活动,让爱心市民感受到认购的真实性,参与到现实的活动中。

三、舆论监测,把控引导,多元呈现

廊坊日报社基于大数据平台,建立了舆情监测平台,可以实时对本地热点进行关注、跟踪,统计分析随着时间的变化及事件整体报道的趋势,发布信息在一个时间段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同时可以跟踪论坛、博客、微博、移动客户端、微信类型信息的发布趋势,从而归纳事件舆论观点、掌握公众态度情绪,有针对性进行新闻报道及舆论引导。

“7·23”案件发生后,网络上各种消息满天飞,廊坊日报社舆情监测平台监测到廊坊市有自媒体利用“7·23”事件进行炒作,制作博眼球的标题,网上“必须给见义勇为”“就是英雄”“质疑廊坊治安”的评论不断出现,更有“抓到的小偷就应该都判死刑”等过激言论。廊坊日报社始终坚持正面引导,把握舆论导向,官方微信、微博、廊坊云报、《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连续刊发《廊坊市安次区见义勇为协会慰问“7·23”受害者家属》《“好心甜瓜”折射廊坊爱心》等12篇报道,综合性、全方位、立体化、全时段地报道,引导公众从关注恶性案件转移到帮助崔家渡过难关上,平息了不良网络舆论、让公众对事态发展有了一个全局的了解,“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 7月31日,廊坊市二宽餐饮公司在市区三家店面设置了捐款箱。

四、厨房控制,融媒推送,立体传播

为全面提升传播力,扩大舆论覆盖范围,报社建成了集中心枢纽、信息聚合、指挥协调功能于一体的全媒体中央控制室,形成了新闻产品“前端采集一体、终端发布多元、传播全天候进行”的“一、多、全”新模式,中央厨房的投入使用让新媒体矩阵如只有媒体终端“四肢”的人有了“大脑”。

瓜农见义勇为事件的报道是一次中央控制室的成功运用,内容运营官统筹所有稿件,按照发布流程进行新闻稿件的再分配,在“三报一刊一网一端十四微一屏一栏一台”8类23个媒体终端上立体传播、融媒推送,实现了统一策划、统一调度、全媒体推送,展示了廊坊日报社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媒体融合发展成果,起到了时效强、覆盖广、立体化的良好传播效果。7月28日正赶上周末,为了抢时间,组织认购,第一则消息在廊坊传媒网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第一批甜瓜认领后,深度报道《“好心甜瓜”折射廊坊爱心》同时刊发在《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上。8月3日《廊坊市安次区见义勇为协会慰问“7.23”受害者家属》消息在两报刊发,现场视频二维码同时配发,可手机扫码观看视频。8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播发了廊坊好人崔靖祥的事迹。廊坊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做了链接,视频二维码同步配发《廊坊勇者崔靖祥感动世人》。

五、爱心接力,感动社会、成立联盟

廊坊日报社的媒体融合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多种媒体“相加”,而是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迈向“相融”,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党报作用,引导发挥好舆论正能量。此次爱心认购活动不仅有市民参与,不少企业、社会团体也加入了爱心接力。廊坊崇德射箭俱乐部组织义捐活动,并将爱心款送到崔家人手中。7月31日廊坊市二宽清真餐饮有限公司在市区三家拉面店发起“为好人宽心解围”活动,并在店里设置崔靖祥事迹展板和爱心墙。廊坊市富艺佳健身俱乐部举行“爱心助力,支持正义”的义捐活动。廊坊同心志愿者、廊坊市城市建设勘察院、廊坊市阳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表示要给崔家捐款。到目前为止,报社共为崔家筹集爱心认购款(含捐献)39070元。其他跟进的爱心企业、组织爱心募集善款超过4万元,总计82895元。

8月16日,见义勇为崔靖祥家属与爱心人士座谈会暨善款交付仪式在廊坊日报社举行。座谈会上,爱心组织、企业代表、爱心人士盛赞廊坊好人崔靖祥的义举,并在大家的见证下,将爱心款交给崔靖祥的家人。会上由廊坊日报社倡议成立了“廊坊爱心联盟”,参会的爱心企业、市民加入,未来将集结更多爱心人士,组织更有意义的爱心互助活动,凝聚并传递廊坊大爱。

(作者是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廊坊市日报社廊坊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专场(二)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集体“失忆”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