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创新教学方式研究

2017-11-17 01:16程维军
学习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创新途径

程维军

摘要:基层党校是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但其党性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不理想。教学方式作为施教方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对其深入探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结合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分析教学方式实践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创新途径。

关键词: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方式;创新途径

引言: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党性教育单元要加大力度、增加分量,安排足够时间,形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改进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基层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主要阵地,是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在党性教育中,应该切实结合学员需要,根据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道德品行教育等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现当代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式的综合创新运用,以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一、案例式教学

基层党校的学员多是来自于一线的基层党员,他们有着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工作中发生理论与实践冲突的情况也比较多见,而这也就为基层党校的案例教学提供了素材。基层党校在党性教育中,应该结合一线基层党员的工作实际,总结典型案例,为学员设计相应的案例分析任务。案例由于来源于一线党员的实践环境,因此这也能促使学生运用其在工作中的经验[1]。在教育实践中,指导者则可以结合案例,提供相应的理论分析,这样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中,基层党员的党性教育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例如,在党史国史教育中,要善于结合地方史特别是地方党史研究成果,挖掘当地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各条战线优秀干部的模范事跡素材。引导学员从党性分析视角,从自身思想实际出发,解构案例人物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道德品行与精神境界。

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基层党校的党性教育中,教师根据相关的理论难点、社会热点事件、学员反馈回来的困惑等内容,设计探究内容,以引导学员自主实现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建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学员的理论分析方向和理论深度,只有加深了自身素质建设,才能为学员提供及时的指导;另一方面还应该重视对学员的观察,从党性教育的角度对学员的思想情况进行分析,并发现探究式教育的切入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情景模拟式教学

情景模拟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且颇受学员欢迎的教育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党性教育中理论讲解的枯燥性,将理论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来,并让学员在模仿、比较、表演、评价中实现理论升华。在基层党校的党性教育中,情景模拟式教学主要包括场景创设、角色设计、演练实践、理论点评、实践反馈等环节[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以及具体的案例,为学员设计相应的情境内容;还应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以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例如,安徽泾县党性教育基地,在历史事件发生地旧址,组织学员开展穿新四军军装、整理军装仪容、队列训练和学唱《新四军军歌》等情景模拟式教学,通过参照新四军军队模式设计党性教育学习生活管理制度,让学员在角色融入,情景体验、参与实践和反思升华中完成自我教育。”

四、点评式教学

点评式教学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教学实践方式。在基层党校党性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学员学习情况的点评能够有针对性地找到党性教育的薄弱环节,并在点评、反馈、总结中,实现理论升华,强化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点评式教学中,学校既可以邀请学员中的佼佼者,如行业翘楚、资深领导、经验丰富的基层党员等分享自身的实践经验;此外,还可以聘请专家教授、学者等从多个角度对党性教育内容,以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以深入剖析当前党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的目标。在建立党组织的班级,须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组织生活。同时,将党性分析会作为必修教学活动,学员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进行分析点评,其结果作为管理监督、考察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实践教学

党性教育不是一般意义的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其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实践检验。基层党校的党性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积极组织学员进行实践调研,以深化理论研究的效果。在实践调研中,教师首先要确定调研主题,根据党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划分调研任务,明确调研责任,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其次要加强与调研对象的沟通,如基层单位、街道社区等,以促进相互之间的配合;最后,注重对调研报告的分析与总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反馈与利用[3]。

六、信息化教学

在信息时代,特别是自媒体时代,教育活动的创新离不开信息教育技术。基层党校在创新党性教育方式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还应该通过学校的软硬件投入和自身投入参与,构建系统的信息网络平台,利用多媒体和自媒体加强对党性教育工作的宣传和组织,实现教育内容的有效渗透。例如,覆盖班级全体学员建立微信群等媒介,定期推送党性教育“微党课”。此外,还可以建立热点观察、论坛社区等板块,以促进教师学员之间、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总之,要提高党性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要扭转传统教育中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的弊端,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党性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唯有如此,基层党校才能推动一线党员干部净化思想灵魂、自觉打扫政治灰尘,提高党性修养,从而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岳春宇. 提升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效度的教学模式研究[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6,18(11):31-34.

[2]王久高. 基层党校加强干部党性教育实效性的问题与对策[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16(01):35-39.

[3]袁丽娟. 新时期党校党性教育经验、难题及破解[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2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创新途径
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初建智库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当前基层党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