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的习惯

2017-11-17 00:41王皓淼
学习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写作习惯

王皓淼

【摘 要】7月8日,大型电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研讨会暨同名图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影片共5集,包括《文明根脉》《精神底色》《历史之轮》《书写人生》《全民阅读》,从历史与现实、国家与民族、人生与社会等多维度阐释读书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身为山东全民阅读主题征文一等奖得主,笔者在此分享一下自己读书和写作的习惯。

【关键词】读书 写作 习惯 全民阅读

读书的习惯

2017年1月20日的《出版传媒商报》,刊载了聂震宁对《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解读。聂震宁说:“2016年12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在明确了目标、看到了希望和坚定了信心之后,剩下的就是要我们脚踏实地、一点一滴把以全民为对象的阅读服务落到实处。全民阅读需要开展活动,可是活动替代不了阅读,阅读是每一个人的阅读,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目的在于让每一个人都能读起书来,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绝非朝夕之功,却要付出宵衣旰食之力。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出版人啊,大家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1]

为迎接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22日下午,《经典文学论坛》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掖平,从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读什么书这是个方面,分享了“读书与人生”的感悟。这场讲座的绝大部分内容与我产生了共鸣;至于不完全相同的部分,主要是读书的方法:我今年9月才步入30岁,还年轻呢,因此即使是科普、常识这方面的图书,也需要而且也有时间精读。

在我这里,历史、哲学以及与编辑、书评相关的图书是必读书目,其中《史记》《左传》《楚辞》《孙子兵法》《史通》和“四库学”的学术著作、有关史学理论(特别是年鉴学派)的著作以及“书林守望丛书”是必须精读五遍以上的;其它诸如地理、天文、游记、数学文化这些方面以及陆幼青、白岩松、孔庆东、韩寒写的闲书,经常因为兴趣点被放大,该“通读”的变成了“精读”、该“精读”的变成了“品读”。甚至天文学、数学文化这一类的书,纵然读不懂也不能放弃——查完资料接着读,反正现在的技术条件很发达。

自己的大脑饥饿了、干渴了,不该喂点“粮食”吗?因为对屈原和《离骚》感兴趣,我在2003年2月底花了四天时间一边抄一边背,还真背過了;因为对海瑞和戚继光的兴趣被放大,于是在同年4-5月期间把28卷本的《明史》通读了一遍。就事论事,这样读书收获挺大;可是在当时的背景下是非常冒险的——2003年6月18日就是我参加中考的日子!步入大学以后,为了搞明白“夏商周断代工程”,席泽宗、江晓原、陈久金这三位大家的书也没少读(特别是江晓原的书);为了一门选修课《数学文化与数学思想》,从2007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先后读了13本书,都是有关数学文化甚至更深入的数学思想的;为了更好地工作,“书林守望丛书”前两辑一共20本书,通过在当当网购买买,至今20本全都读了一遍……所以,我很乐意被评价为“书生”。书生书生,不断读书的人生。因此,从我求学到现在工作,不论是褒义的“读书人”还是略显批评的“书生气”,只要把我和“书生”划等号就好。

罗秉利先生曾发表文章《阅读习惯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素养》[2],开头就说:“我们以前一再强调用优秀的作品来鼓舞人,而这些作品传递出的价值观和正能量,也需要我们用阅读来加以获取和消化。阅读可以增加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在国外,很多国家非常注重一个人阅读习惯的培养,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阅读素养事关国民的整体素质,而这种素质需要从娃娃抓起。当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处在非常关键的阅读习惯培养阶段。习惯的养成,除了学校的倡导,其实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实践一再证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家庭熏陶的作用已经不亚于老师的教导。社会全方位搭建起牢固的阅读体系,显得很有必要。”

不过,我也要承认,我读书的结构不是很合理——外国文学名著和民国文豪的诗歌一直没怎么涉猎,因此长辈和老师曾经评判我的文章说:“逻辑性还不错,但是遣词造句的节奏感还不是很好。”个人读书结构的不足,使得我2011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和年初获奖的征文,都存在节奏感不强的小瑕疵。是该我反思教训并且优化读书结构的时候了。

写作的习惯

我们常说类似“人生就是一本书”这样的话。人在不可能变成书的前提下,如何将人生变成一本读不尽的书?答案就是:把所读的书运用起来,也就是写作。

2015年7月底,处于工作试用期第一个月的我提出:“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实际,记录工作的日志和业余时间读书的心得,可以按日、周、月记录,也可以写成纪事本末,甚至是纲要。时间久了,这些心得和日志就会成为我们的财富,许多日志可以成为同事们了解你自己的途径,换言之——每个人的工作日志也是每个人特殊的传记。另外,各人自己的积累不能独享,精选一部分发到空间里或者是微信里,互相沟通,并且要专门写点儿书评。”同年10月中旬,也就是个人工作刚转正的时候,我又写了这样一段话:“干编辑这一行,不能拘囿于书稿之间,还要多写随笔(哪怕是日志也行)。这件事情的关键因素是三条——能力、时间、实践。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往往只是注重完成任务,书稿中涉及的一些知识甚至是智慧,被训诂考据这种功夫搞得七零八落,经年累月,不仅没学到多少知识,就连工作本身(审校)都变得很机械了。”

我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这里以书评为例。

吴道弘先生在《书评例话新编》总结了书评六大写作方法[3]:从全书出发综合评介、从全书出发选择角度评论、比较法、“不在书内而在书外”、批评式方法和特定目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体等条件,要采用不同的书评写作方法。从入职至今,我在单位内部刊物和各级期刊陆续发表了12篇文章,1.9万余字,此外还有大约6000字的三篇书评和一篇短文,其中包括六篇直接书评。(1)为《战国派儿》写的书评在写作方法上比较传统,综合评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2)《沟通东西文化,启发聪明智慧》和《明智的决策+失败的用人:赵宋王朝的后世国运》分别是《四书本义官话》和《王安石的政治足迹》的书评,从题目就能够体现出了文章的侧重点;(3)《<史记>日本古注疏证》的书评,选用的方法是我最熟悉的比较法——将本书与其它考证《史记》类图书以及作者的其它著作进行比较;(4)为《算数的故事》《几何图形的故事》两本少儿科普读物写的书评,采用“不在书内而在书外”的评介方法,讲述了自己与几何图形和算数打交道的经历,概述了数学之美;(5)发表在单位内部刊物的《小僧心灵大扫除》书评《劳力于外,静心于内》,采用了特定目的方法——既是读书心得,又是新书首发式的心得;(6)《大宋状元》的书评,题目是“纯粹的士大夫是如何炼成的”,不仅没再刻意写明“读《大宋状元》”这类字眼,而且把六大方法几乎都用了一遍.endprint

书评以外的心得和体会,我也兑现了自己的倡议。截止到2017年6月底,我的日志本记录到现在,如果按照每页手写250字计算,内容已经超过2.5万字;电子版的工作日志、心得、体会等内容(大约25万字)当中,纯粹属于自己的原创占了13万字;2016年1-3月期间,我自己从《图书馆报》《中华读书报》精选了300篇文章,长达67万字,各类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名家论文、人物旧事、海外风采、新闻快讯,大长了见识——名家论文为自己写心得、写论文提供了标本,搜集新闻快讯是为了自己撰写新闻稿能更专业,人物轶事和海外风采则是书评的参考素材。在我崭露头角的《加强鲁版图书宣传,全面建设书香山东》一文中,我就化用了陆琴华发表在《图书馆报》的《签名售书能否改为签名赠书》[4],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此外,我还制作了14张讲座活动的图片新闻。这些数据背后的经历,前后只有730天!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说难,坚持不懈就是最大的困难;一折合就很容易——每天自己原创的心得210字,或者每天手写的日记大约35字即可!

典型的例证

我身边有些同事对于专题培训会没什么兴趣,当然,这要考虑到专题培训会未必能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问题。然而,我的日志本中大约有1/12内容是培训会心得。我之所以如此重视这部分内容,是因为我坚信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审稿也好、写书评也好,都要有过硬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论),这对于2015年7月才入职的我来说是最难的一件事。因此,我为了构建属于自己的一套理念,不仅对“书林守望丛书”如饥似渴,也对各种专题培训会做到了认真记录。比如2016年4月在聆听聂震宁先生关于韬奋精神和出版创新的讲座时,我在参考《编辑是一门正在创新的艺术》[5]和《书林漫步》[6]这两本书的同时,还留下了1400字的听课笔记,于是才能一气呵成写出了聂先生讲座心得《书业承载社会希望,创新决定书业未来》这篇文章。

我对自己创作出来的书评,通常都是很得意的。比如《医治“数学厌恶症”》,是我主动请缨写的书评。文章开门见山:“新的学期已经开启了。齐鲁书社2016年7月份出版的新书《几何图形的故事》和《算数的故事》,我花了两个星期读完,觉着挺有价值,而且比报名辅导班更划算。”随后我结合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期间出于个人兴趣的阅读经历侃侃而谈,大约1200字。在大家似乎感觉“跑题”了的时候,我写了一段总结:

“写了那么多,貌似都是我个人学习数学的历程,与新书关联不大。实则不然。要知道:十岁左右的孩子们往往会对数字或图形产生强烈地好奇,纵然不是不停地问‘为什么,也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做各种小尝试——就像我从五年级到高一(12岁到17岁)的经历一样。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是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哪怕是表扬好奇心的几句话也很好。有《几何图形的故事》相助,相信孩子们能够发掘图形的妙趣、理解图形的魅力、拓展图形的世界;有《算数的故事》相助,相信孩子们能够一边提出问题、一边锻炼思维。”

而在协助审核《大宋状元》期间,我曾提出建议:把书中16位事迹篇幅短小甚至只是存目的状元单独开列出来,将詹骙的事迹和王昂那一科的趣事以小故事的形式进行了保留,另14位状元也是把有户籍和官职的都保留了下来;又把张镇孙小传的最后两段品评大宋王朝的内容单独抽出来,与之前的詹骙等人的事迹合起来形成一篇“补记”,整个“补记”要起到“合传”+“后记”的双重作用。虽然三个月后又认为作者的做法更可取,但是当时提出这个建议则是研读《史记》带来的启发——《史记》中的《卫将军骠骑列传》和《太史公自序》,分别是我提出把篇幅短小甚至只能存目的状元宜写“合传”、品评大宋的内容宜归入“后记”的直接灵感,但是提议时我忽略了读者群体。否决了自己为新书提出的建议这一点,我写进了《纯粹的士大夫是怎样练成的》一文中,因为这是“活学”未能“活用”的表现,通过这篇书评我透露给广大读者这样的信息:书中介绍了宋代士大夫是如何被练就的,还从侧面讨论了当今的“士大夫”该怎样炼成。这样的做法紧扣文题。

习惯成自然

2016年9月下旬我留意到一份通知,是山东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山东全民阅读主題征文活动的通知。我经过三天深思熟虑,当即决定:尝试一下理论探索,不写文学作品。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省里举办一场其它范畴的征文,自然是文学作品更好,能够很快引人入胜;可是全民阅读是一项推陈出新的大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需要理论先行。于是我将自己的经历和实践、学习的心得进行了高度融合,并且有些观点还有所创新。我的书评在有意无意地实践着吴道弘的《书评例话新编》、聂震宁的《书林漫步》、李鲆主编的《编辑是一门正在创新的艺术》这三本书的观点,这三本书的基本观点又构建起我个人关于图书宣传的理念。最后,我的文章被修改了一下标题——原版是“立足齐鲁文化,加强图书宣传,建设书香山东”,新版是“加强鲁版图书宣传,全面建设书香山东”,正文内容只字未改,竟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一等奖!其实读者仔细阅读会发现:这篇获奖征文中有些内容是2016北京图书订货会观感,有些内容是之前聂震宁讲座的心得。可见厚重的积累,无论对读书还是对写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有些人通常会在小有成就之后躺在功劳簿上,这是我不认同的态度:探索新知是没有捷径和终点的。获奖的事情,虽然我时常挂在嘴上,但是获奖之后我对业界的关注远甚于前——不仅把“全民阅读官方网站”“中国全民阅读官网”设置为常用链接,而且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新闻出版广电报》甚至《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的阅读超过了之前的总和。这一切都是为了掌握前沿动态,为自己写新闻稿和书评提供素材。即将出刊的《求知导刊》,我投稿了一篇《成语接龙大闯关》书评,文中就曾化用了《读书节目不用刻意“秀”》[7]和的《看文化“清流”怎样“吹”荧屏》[8]两篇文章。

今年7月伊始,新的工作年度拉开序幕,我的工作岗位也从教辅编辑调换为图书宣传推广。在某种意义上,我是被自己的文章“推”进了这个新成立的部室。

“全民阅读”大业将永远在路上,而已经建立起来的读、写的习惯也仍要继续坚持下去。征文获奖和调换岗位只是个人工作的路上很小的里程碑,不能洋洋得意,否则只会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1]聂震宁文章见于2017年1月10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罗秉利:《阅读习惯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素养》,载于《图书馆报》总第298期(2016.03.04),第二版。

[3]吴道弘:《书评例话·角度与方法》;见于吴道弘《书评例话新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第31-35页。

[4]陆琴华:《签名售书能否改为签名赠书》,载于《图书馆报》总第291期(2016.1.1)第二版。

[5]李鲆主编:《编辑是一门正在创新的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1。

[6]聂震宁:《书林漫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9。

[7]《读书节目不用刻意突出“秀”》,载于《光明日报》2017.06.06.。

[8]《看文化“清流”怎样“吹”荧屏》,载于《北京晚报》2017.6.15。

【附: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以期刊先后为准)】

[1]通俗其外,独到其里——读《战国派儿》 载于《全国新书目》2015.10,P34

[2]沟通东西文化,启发聪明智慧——评《四书本义官话》跨百年出版 载于《古籍新书报》2016.03第八版

[3]《史记》人文精神与史料疏证的延续——评《<史记>日本古注疏证》 载于《古籍新书报》2016.05第一版

[4]医治“数学厌恶症” 节选刊登于《山东商报》2016.09.17

[5]纯粹的士大夫是怎样练成的 载于《全国新书目》2017.03,P25

[6]明智的决策+失败的用人:赵宋王朝的后世国运 载于《文化研究》2017.06

[7]加强鲁版图书宣传,全面建设书香山东 载于《山西青年》2017.14,又见于山东全民阅读网(大众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写作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