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高职院校普通话培训

2017-11-17 04:10贺怡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职业院校

贺怡冰

【摘要】针对职业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受训主体内部存在的诸多方面的实体差异,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擅长激发受训者的内在动机,强调以“学”为中心,引导受训者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为教学提供了一套原则或一些强有力的系列理论,满足受训者的学习要求,更有效地培养受训者的自主學习能力与自主建构知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改变学习态度。

【关键词】建构主义 职业院校 普通话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28-02

一、职业院校普通话培训现状及主要问题

职业院校因为培养对象的差异性比较大,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受训主体内部也相应地存在实体差异。普通话教学对象除了在校学生,有时也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往往存在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方言地域、认知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从年龄层次看,受训对象可大可小,年龄跨度可以相差几十岁,与之相应的语音可塑性也就存在很大差异。从职业分类看,受训对象来自各行各业,从公务员、公司管理人员、服务业从业者、到教师学生,不一而足,而且因工作性质不同,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也不同,对普通话培训关心程度亦不同。

从文化程度看,学历从小学到博士都有,从知识结构看,既有文科专业学习者,也有理、工等专业的学习者,学习普通话兴趣不一,普通话掌握情况各个不同。从学员成长环境和方言地域分布看,来自五湖四海,普通话基础不同,方言千差万别,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

历史原因、地域差异,根深蒂固的方音土语,学员的个体差异等,使他们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加之很多人都功利地以参测达标为最终目标,应试现象很浓。有的平时一般工作较忙,为了获得上岗资格,只好临时抱佛脚,手忙脚乱,应付测试,无心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实践中必须重视并了解受训主体这种实体差异,才能合理地组织培训圆满地达到培训课程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建构主义的核心内涵解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种最终目标来进行[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语言的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知识,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突出建构中受训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受训者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发现信息、主动参与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培训者也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受训者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该说,建构主义为教学提供了一套原则或一些强有力的系列理论,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传统教学理论[2]。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普通话教师教学实践指导

1.普通话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多媒体、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将语言与内容融合起来,让受训者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自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兴趣。此外,受训者的学习活动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和理解过程,还是对该学习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

2.普通话建构主义的教学组织。普通话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同其他语言教学一样大多也靠课堂教学的组织来实现。建构主义教学观擅长激发受训者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表现出学习的探索意向、学习愿景和天然兴趣。一方面充分利用所提供的各种设备,着意营造各种表达情境,身体力行,将受训者逐渐引入到一种自然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去;另一方面要让受训者的语言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要让受训者在进行实战演练的过程中,感受语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教师的普通话建构主义教学观。“在课堂情境中只能靠‘教师的课程——被每一个教师的意识、解释、构想、设计所演绎的课程——来发挥其现实的功能。”[3]。在普通话测试培训课堂中,教师既是培训者,也可以是一个成长者,因为“一门课程对教师比对学生更有意义。如果这门课程不能改变、鼓动、困扰以及启发教师,那它对他们所教的学生将不会发生影响。”[4]这是一种师生间共生互成的镜像关系。教师尊重受训者本身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当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受训者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让受训者拥有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宽松的思索环境,鼓励受训者会话、交流与协作,有效地培养受训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建构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1] Jean Piaget. THE PRINCIP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商务印书馆1997-12-1

[2]Jean Piaget. THE PRINCIP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 商务印书馆1997-12-1

[3]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9

[4]【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王承绪校.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