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经济战略逐步成型

2017-11-21 18:02张运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研究员
现代国际关系 2017年8期
关键词:全球化主席世界

张运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研究员)

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经济战略逐步成型

张运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研究员)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治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变化、认识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整体性崛起进程,是中国宣示、遂行外交理念和对外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重要的双、多边场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治理的形势、前景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过多次把脉和论述,并逐步形成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中国与世界经济相互关系、中国道路的世界性意义等方面的理论框架与话语体系。以此为指导,五年来的中国对外经济战略也有了实质飞跃,呈现新起势。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有关世界经济的论述次数之多、内涵之丰富、把脉之精准前所未有,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概念因之成型,经济外交实践日益丰富、成熟。

习近平主席主要在三个国际场合论述世界经济,包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3年3月27日,习主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发表了《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主旨讲话,到2017年7月7日,在德国汉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上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五年来,就世界经济发表了13次主旨演讲。此外,2017年1月17日,习主席还首次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中拉合作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亚信峰会等场合,习主席的讲话也会涉及到世界经济部分。

在这些国际场合中,习主席就世界经济形势、新特征和增长趋势、贸易和投资、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全球经济治理方向与改革、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长期性、各国经济金融政策协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性论述,把脉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和全球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切中要害,鞭辟入里,将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论述世界经济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充分显示了新一代领导人的自信,也反映了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中国领导人找到了看清世界、看清世界经济的路子。认清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中国自然有资格谈;2011年3月3日,日本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正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当然有实力谈;五年来,世界经济呈现弱势增长趋势,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正当其时,也有机会和场合谈。

习主席对外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现在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怎么使我们的开放水平更高的问题;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些都是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指引。

国际市场争夺激烈,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面。十八大以来,由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亚投行的成立,显示中国领导人把握主动、赢得先机、勇于实践的魄力前所未有,正不断促进国际经济格局朝有利于中国的方向演化。

就在西方国家经济结构性改革推不下去的时候,2016年9月,中国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发出了最强音,主张确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对于推动主要经济体在结构性改革问题上形成共识、合力拉升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就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热衷于在现存世界经济秩序中“抢分蛋糕”之际,中国已经布局怎样在世界经济平台上“做大蛋糕”。长期以来,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动力来自发达国家,繁荣和财富建立在身体机理出现问题的资本主义和虚拟衍生品之上。而“一带一路”将发展建立在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实体经济上,势将行稳致远。2017年4月8日,美国《赫芬顿邮报》刊文称“一带一路”为“21世纪迈向一个新世界秩序的伟大活动”。

2017年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主席发表主旨演讲,首次宣示了“一带一路”的全球性。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已经将“一带一路”合作范围扩展至全球,使“一带一路”不再是最初设想的沿线国家概念,而是升级为全球合作平台。亚投行自2016年1月正式开张以来,经过数次扩容,成员国总数已扩至80个,未来还将继续扩大。

中国逐步融入现代世界经济体系是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事件。由隔绝到互益,中国近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世界经济具有了真正的、完整的意义。总体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长期以来形成的发达国家“中心”和发展中国家“外围”格局正在松动,增长引擎已经从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驾马车”逐步转移到发达经济体、中国和新兴经济体新的“三驾马车”上。从某种程度上讲,G20杭州峰会即是印证这一转变时刻的重大标志。

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行其事,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习近平主席对外宣示,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相较于美国特朗普鼓吹的“美国优先”,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时机之好、站位之高、机遇之大均前所未有。

全球化至今,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缺陷逐渐显现。同时,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经济红利主要被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攫取,尽管少数新兴经济体获得较快发展,但多数发展中国家无法分享世界经济增长果实。

鉴于当前反全球化声浪汹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升温,世界经济环境恶化,国际社会呼吁新兴大国担当更多国际责任。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逐步走入全球经济治理舞台的中心,从全球化参与者和受益者向贡献者和引领者转型。正是基于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刻认识,习主席形象地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里。

五年来,中国版的对外经济战略逐步成型,致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发展新型全球伙伴关系,引导构建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重塑中国对外经贸布局。其中内容包括,推动构建合作、互惠、共赢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寻求利益契合点,升级现有双边经贸投资合作,发展新型双边经济伙伴关系,以“一带一路”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发展议程”为抓手,推进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合作新模式;推动构建和谐、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倡导改革、创新、联动、绿色、包容的新发展观,解决国际发展问题;维护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国际多边机制权威,共推国际机制的民主改革,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现代化。不管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如何变革,中国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全球化主席世界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李主席的人大故事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得意 忘言——记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青年书协主席张红春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