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书记的蓝色饭盒

2017-11-25 13:09蒋哲村
就业与保障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乡干部招待费饭盒

蒋哲村

仔细想来,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由于经常下乡出差,会和一些乡村干部打交道。久而久之,也就大体摸清了他们的行事作风。然而,在如今这个讲究效率的年代,他们的拖拉实在是一个让人不敢恭维的诟病。虽说是去下乡公干,可直到九点多才勉强动身,中午干脆就在村子里吃顿“招待饭”、喝点小酒。遇到“热情”一点的村干部,往往会推杯换盏到下午两三点。然而,短短两三个小时的走马观花,乡干部也就是大体上瞅瞅,走走过场了事。

每每看到这些酒足饭饱,有时还会提点烟酒、土特产的乡干部,村民们多会咬牙切齿地痛骂一番。记得有次出差,竟然从一个慈祥的老伯嘴里听到这样的话:“整天只知道吃吃吃,啥时候吃烂你们的嘴!”听到这话,再看看前面那些寒暄的乡干部,未免有些难受:乡干部的这些行为果真如此招村民的怨恨吗?一位村长曾经感慨地说道:“领导下乡公干,我们就得做东请客。没钱的话,就得赊欠。每年的招待费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的。记得那次到泉州出差,杂志社领导让我陪同一位乡村书记下乡去采访一下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的落实情况。按照以前的惯例,我是磨到九点才到达乡政府的办公大楼,可书记已早早地在办公室里等了。看到我进门,书记忙说:“小蒋,得抓紧了,咱们争取早点办完早点回来。”说这话的当儿,书记拿起了放在桌上的背包。

看到这里,我不禁有点诧异道:“书记,只是下乡而已,不用带这么大一个包吧?”

“噢,这包啊,里面是保温饭盒,装了点饭菜,我还给你备了一个。要是中午赶不回来,我们就吃它们吧,也顺便让你尝尝我爱人的厨艺。”

由于下乡的路上,车子出了点小毛病,还是耽搁了一段时间。眼瞅着到了中午,事情还没办完。这时,陪同在一边的村干部说道:“书记,我看我们还是先去吃午饭吧!”谁知书记把背包往桌子上一放,微笑道:“不用了,你看,我把饭盒都带来了,我跟小蒋今天就在这里吃了!”看到这里,村干部一时不该怎么说。看他那有些为难的样子,书记道:“你不用招待我,先忙你自己的事情去吧,我一直都是这样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听到这话,村干部只好先走。临出门时,还向身边的随从轻声说道:“跟饭馆的小陈说,今天的招待取消了。”

看着村干部远去的背影,我有点欣慰地感叹道:“书记,你真的很不一样,很少有人像你这样,下乡公干还带饭盒的!”书记笑道:“我带饭盒来可是给他们省招待费的。一次、两次不算什么,可次数多了,省下的钱也就可观了。再说,把这钱花到为村民们办实事上岂不更好?”

书记边说边把背包里的饭盒拿出来。接过饭盒时,无意间触碰了书记那只有些冰凉的手。在不甚宽敞的会议室里,看着书记有些狼吞虎咽的吃相,心里头有种莫名的感动。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饭菜虽然有点咸,但却很有味道。那味道,就像那天中午的阳光,让人浑身暖暖的。

猜你喜欢
乡干部招待费饭盒
良心的宽度
塑料饭盒异味巧去除
央企业务招待费徐合治理研究
对目前企业业务招待费规范化管理的分析
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控制措施探讨
市政府里的“乡干部”
饭盒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