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探讨

2017-11-27 07:50李昂关晓光王秋颖何畅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品牌战略中医产业链

李昂+关晓光+王秋颖+何畅

摘 要:中医在养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民众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和国家对中医养生产业的重视,使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中医养生产业,但当前仍存在中医养生产业链尚未形成、中医技术含量不高、服务人才良莠不齐、缺少中医养生品牌战略等问题。因此,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监管力度、培养专业的中医养生人才和实施差异化品牌战略等措施,以构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养生产业模式。

关键词:中医;养生产业;产业链;养生人才;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9-0058-02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的不断增长以及公众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化,中医养生产业依靠中医药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强调防重于治的特点应运而生。它是以中医养生理论和中医文化为指导、健康长寿为目标、中医养生产品和服务为支撑、中医养生资源的开发和中医养生市场的运营为主体的人文生态型产业。中医养生产业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和现代科技成果,由最初的针灸、刮痧、按摩、推拿等行业已扩展出美容、减肥、食疗,足疗等行业,符合人们对健康需求的趋势,逐渐成为时尚养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养生产业包括中医医疗机构和社会机构、中医养生文化、中医养生旅游、中医养生食疗、中医养生人才培养、中医运动养生、中医保健产品以及多种中医保健服务的提供等,属于第三产业范畴,是多个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行业的集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等政策和措施,支持、规范和促进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也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11]46号)、《黑龙江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黑发改社会[2014]431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黑政办发[2016]5号)等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了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但目前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黑龙江省中医养生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和雄厚的中医药科技实力。在黑龙江独特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因素交融下,逐渐形成了龙江医派,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以地域命名的中医药学术流派之一。黑龙江省虽具备发展中医养生产业的丰厚资源和优势,但从目前来看,黑龙江省的中医养生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以促进其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一)中医养生产业链尚未形成

产业链指从初始资源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前后顺序关联的、有序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中医养生产业链包括中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产业技术研发部门,通过中医理念对健康的管理服务,推拿、按摩等配套服务。黑龙江省的中医养生产业链比较零散,中医科研部门与提供中医养生服务的机构缺少密切合作,道地药材的特色在养生服务中未被充分发挥。总体而言,产业链条上的各个节点各自独立,没有有效联系在一起产生合力,形成产业优势。

(二)中医技术含量不高、服务人才良莠不齐

黑龙江省中医养生市场上服务种类繁多,基本都以“天人合一”、“辨证论治”、“未病先防”等中医理论为指导,凸显了独特的中医文化。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养生并未真正融入中医技术,使中医养生流于形式,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导致消费者对中医养生保健效用的不信任。另外,很多中医养生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中医院校培养,只是在养生机构内稍加培训就上岗服务,仅持有一些基本证件,如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等,且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多数服务人员没有专业的中医知识,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导致中医养生产业中很难真正融入中医技术,只是打着中医养生保健的旗号,更有一些所谓的中医达人、养生大师被揭穿,造成整个行业声誉度下降,产生不良影响。

(三)缺少中医养生品牌战略

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一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竞争力的中医养生企业。但由于缺少品牌战略,并没有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优势,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通过模仿等方式很快也具备了同样的优势,导致整个行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缺少脱颖而出的差异化中医养生品牌。黑龙江省独特的自然资源、龙江医派等中医技术资源和文化资源未被充分挖掘形成黑龙江省独特的中医养生产业品牌优势,资源整合不够,亟待培养出有影响力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品牌。

二、促進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促进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链形成

整合省内中医养生资源,发挥科研机构、高校在中医养生产业产学研结合中的源头作用,鼓励科研机构加大应用性研究,如研发含有中医药科技成分的保健品等,加强校企合作转化技术成果,提高转化效率,形成产学研创新联盟,为中医养生提供科学技术支持。黑龙江省作为“北药”的主要产区之一,人参、板蓝根、月见草、刺五加、防风等数十种药用植物都是适合省内种植的经济型中草药,应依托省内科研机构的指导开展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效的稳定性,促进“北药”的开发和加工,提高产业化能力,为整个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应发挥中医技术在中医养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医专家参与进来,挖掘黑龙江省中医养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宣传中医养生文化,突出黑龙江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并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特点,通过高科技的力量让中医养生变得更时尚,不仅让民众意识到中医在治未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同时也使民众接受中医养生的方式更便捷,加快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endprint

(二)加强中医养生产业的市场监管

在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广泛、积极宣传中医养生文化,发挥民众的热情优势,形成浓烈的中医养生氛围。同时,要加强对媒体宣传的监督和管理,删除虚假信息,净化中医养生环境。要制定鼓励中医养生产业发展的政策,对新兴产业给予融资、经济环境方面的支持,为其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应利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手段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加强中医养生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资格认证和产品监督,不断完善中医养生产业的资质条件和准入标准,在技术上符合条件、达到相应标准的才能开展中医养生服务,从源头上防止伪科学的流弊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中。对中医养生的从业人员资质要严格把控,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能从事中医养生服务,尤其在中医技术含量高的养生服务中,要将各项规范指标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中医养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保健的信任度。

(三)培养专业的中医养生人才

目前,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的从业者中只有较少一部分毕业于高等中医院校,接受过良好的中医专业教育,还有一部分通过后期的函授课程、职业教育等方式掌握了技能,也有一些只是通过养生机构的内部培训就上岗工作。由此可见,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中医养生专业技能的人才,也需要懂得市场运作的人才。虽然省内高校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但大多从事医疗服务,很少从事中医养生。因此,省内高校在课程改革中要加大中医养生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可以专门设置中医养生专业,并在毕业时为学生联系实践基地。要加强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还可以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对具有管理、营销、经济等综合技能的人才普及基本的中医养生专业知识,这样这些懂得市场运作的人才在中医养生产业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必须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专业的中医养生产业人才队伍,为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输送大量优质人力资源。

(四)实施差异化的中医养生品牌战略

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要发挥自身特色,根据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的自然条件和中医文化的地域特色等优势,实施独特的品牌特色,走差异化的道路,才能使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施差异化的品牌战略过程中,要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品牌定位,同时做好品牌宣传推广工作,利用各种媒体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宣传,打造龙江中醫养生品牌。抓住当前发展中医药旅游的机遇,宣传中医养生,促进产业链中的相关行业发展。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也应根据龙江养生品牌的特色,制定各自的营销战略,突出黑龙江省的独特优势,这样才能形成合力,促进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集群的发展。总体来说,黑龙江省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当前情况,以黑龙江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优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有竞争力的差异化品牌战略,努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龙江中医养生产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思进,徐厚平,汪建英,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0):1595-1598.

[2] 刘雅芳.黑龙江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探讨[J].知与行,2016,(5):151-155.

[3] 刘丹丹,祝招玲,宋艳红.伊春市金山屯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可行性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33):164-165.

[4] 张琪,王宇.整合资源让地域养生成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名片[J].奋斗,2013,(4):39-40.

[责任编辑 柯 黎]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牌战略中医产业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机械工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设计创新初探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为何美国能成就高科技品牌?
如何实施雇主品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