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的内气

2017-11-28 12:12翁心诚
少林与太极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内气命门劳宫

文/翁心诚

千奇百怪的内气

文/翁心诚

一口吸尽西江水,一掌推倒昆仑山。

这或许不是夸张,而是对太极拳内功能量巨大的一种形容。

内功来自内气,内气有多大,内功就有多壮。探讨内气的修炼奥妙,是太极拳训练的所有窍诀所在。避开内气探索太极拳,将会走向邪路,永远不得其要旨。

笔者以几十年的训练与理法学习为据,谈三点肤浅体悟。

一、呼吸之气与内气不能混为一谈

多数训练者误以为练呼吸之气即是练内气,关于呼吸之气有种玄而又玄之说。笔者也曾较长时间迷惑于呼吸,颠倒于内外,以为是一不是二,结果游离于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上,或顺呼吸,或逆呼吸,即所谓开吸合呼与开呼合吸,耗损时日,收效甚微。最近几年,细读魏树人、李和生等拳家著作,他们不约而同提出呼吸与内气不是一回事,笔者慢慢在训练中揣摩,始知其言甚佳,虽仅点拨一语,却是内涵无限。当然,呼吸之气根源在内气,而内气的气机发动引发呼吸之气吐纳,反过来,吐故纳新所伴随而生的清纯之气滋养与壮实内气。与此同时,内气还有本体系列的运转游走线路与模式,这个线路与模式就是中医理论所言经络系统。虽然解剖学上对经络系统不予承认,但英国科学家利用极高倍显微摄影所绘制的暗图影,证明人体经络的纵横交错的存在,这让他们十分惊奇地发现,其经络图影竟与马王堆出土的人体经络图如出一辙。

所以,呼吸之气与内气不能混为一谈。练拳中提倡的呼吸的原则是深、长、慢、缓、细、匀,不刻意,顺自然,这永远是对的。

二、意在先,以意引气之气不是指呼吸之气

以意引气,以气运身,顺随也好,沉着也罢,都是指内气。如果将其理解为呼吸之气,练者必定走入刻意而憋气,气则不顺,血则不畅。只有在心地纯净状态中,以神意指挥内气游走运行,气血才能高度和畅。余在训练中,有两点可供操作参考。一是充分利用劳宫吸与斥,继而配合百会、会阴、涌泉等穴位的吸与斥运作,这是促使内气游走的一个妙法。实施这项措施的基点在于招式纯熟。先把劳宫的吸与斥练出感应来,先师谓之手足呼吸,可能指劳宫与涌泉的吸与斥。一旦有了感觉,练拳的味道将大幅度提升。二是充分利用神阙与命门的纳与吐。神阙穴位于脐轮中,命门穴位于倒数四椎缝隙之间,与神阙穴对应。命门,命门,生命之门。此二穴位之呑与吐是从横向激活内气,加上百会、会阴、涌泉、劳宫之纵向吸与斥,内气之机全都囊括,可循行周身,乃至每一毛孔、每一骨节、每一毛细血管,内气无处不在,无处不通,“处处总此一虚实,一处有一处虚实”的拳理拳法可以得到落实。此处呑吐伴随动作开合而运作,久行则可感知内气鼓荡,则拳味又可提升一级,其乐趣从内而生,不可穷尽而言。

三、胸吞意纳,背气呈现

动作取合式、收式,则胸口十字中心呑气;动作取开式、放式,则背气呈现。其根在脚,源于腿,主宰于腰脊,背气从胸口十字中心对应点呈现发放,沿肩、肘、腕、掌根、掌中,向掌指指端发出,所谓“形于手指”之理法得以实施。外示安逸,内固精神,精神何来?从内气充足而来,许多没法说清楚的太极奥旨得以迎刃而解。

现举一个“按式”动作综合说明。此动作一般接于“挤式”之后,“挤在手背,按在腰攻”,按式实施前有一个预备,肩带肘腕后缩,劳宫取吸式,神阙取呑式,胸囗十字取一静而后呑,三呑合一,内气取蓄式,行按式时两掌如同掀箱盖,由向上之意转斜前方,内气内劲取发式,如配合掤式、捋式、挤式,则有一掤、三捋、两挤、两按之练法,充分体现“往复必有折叠,进退定有转换”之拳法,内气壮实之体转入内劲灵活之用,其气势犹如推倒泰山而我则岿然不动矣。

内气千奇百怪,怪在哪里?在于“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劳宫吸与斥,神阙命门吞与由胸吞意纳与背气呈现等等,这还只是一种有为训练,待纯熟之后转入无为训练,以丹田内转为核心,似乎只是无意、无神、无心、无动作、无呑吐,一切动作招式自然顺随,与天地应合,人天合一,拳我合一,内外合一,内气外气当然合一。故曰:太极拳是境界拳,其理深邃,躐等如盲,仅就内气这一角度便可彻知透察。

猜你喜欢
内气命门劳宫
走路握拳头脑健
3个月建厂3座,再度刷新“渔美康速度”!80后集团掌门人亲授企业的“三重命门”
站桩练气通周天之我见
“觉”在提升太极拳境界中的妙用
劳宫穴的妙用
太极拳之以气行拳
人人手上都有一个“解压阀”
劳宫穴断心火
一点一线一面练太极
抓住“命门”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