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用多媒体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的策略探讨

2017-11-28 21:53张世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教学难点数学教学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有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本文对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针对应用多媒体突破数学难点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教学难点

小学生由于其所处年龄段的特点,比较喜欢画面感强的较为形象的事物,因此多媒体拥有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其本身具备的抽象性及逻辑性,往往会存在一些内容及知识点难以理解掌握的现象,如果这些教学难点不能及时进行突破将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阻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应用多媒体教具,从而促进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从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生活方式。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自主的投入更多精力与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现代化的教育将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这就需要应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当今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教学难点的突破,同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素质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1.应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对很多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有效应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形象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将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教学时,单纯的为学生进行面积公式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动画学习的场景。首先教学开始是为学生介绍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演示事先做好的动画,动画中是一个长方形的物体,先让长方形的长慢慢变化,通过变化学生不难发现,长方形的长越大其面积就越大。同样在长变化后,演示宽的变化,在长不变的情况下宽慢慢变化,学生很快发现,当长方形的长不变时宽越大长方形的面积也就越大。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长方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进行计算,探讨过程中,动画一直不间断的进行播放。此时屏幕上不断出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等数据。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参照视频画面上的数据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这样的方式能够使知识更加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促进学生进行理解,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实现抽象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这样自主学习的方式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交流沟通的能力。

2.应用多媒体教学突破繁琐及不便记忆的知识难点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知识点较为繁琐枯燥,还有一些知识点在内容或形式上極为相似因此很容易混淆,导致学生理解记忆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对这类难点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FLASH动画课件的制作,在课件中利用图形、图表的对比,或者利用图形颜色的变化,进而形象的指出知识点间存在的异同,突出知识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辨别,增强记忆。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时,课件中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东西南北四个不同的方向,老师点击南时,就会出现红色线条指出这个方向,点击北时会出现绿的线条指向南的反方向,点击东时出现黄色线条指向东方,点击西时出现蓝色线条指向东的反方向。用这样对比式的动态形式为学生进行展现,促使学生在辨别比较中理解了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比较法,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防止知识混淆,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应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大量课外知识的补充。对小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在进行课外拓展过程中教师很难把握。然而如果应用多媒体,通过精彩的图文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为学生高速度、大容量的提供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使其接触更为广阔的天地。如学习“闰年”的知识时,为了让促进学生对“四年一闰”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动画:红色的太阳、白色的月球、蓝色的地球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动,此时可配以悠扬动听的音乐,再加以柔和的声音进行解说,仿佛令学生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这样的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从画面中了解到了地球自转一圈是一个昼夜,月亮绕地球转一圈是一月、而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大约365天6小时。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而平年按365天算,那么每年就少计算大约6小时,这样每过四年就少算一天,将这一天加到二月份,那么这一年就366天,叫做闰年。通过这样的视频演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实现了知识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难点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其自主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凤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难点策略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7)

[2]朱丽娜.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J].时代教育,2015(13).

作者简介:

张世梅(1970~ ),女,汉族,专科,教师,宁夏青铜峡市人,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红星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媒体应用教学难点数学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
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
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