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中歌舞片段叙事研究

2017-12-01 07:19
长江丛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歌舞片宝莱坞歌舞

邓 昊

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中歌舞片段叙事研究

邓 昊

歌舞片段是印度宝莱坞电影的鲜明特色,形成了其独特的歌舞叙事语言。本文从电影文本入手,通过片段化穿插叙事、肢体语言表意效果以及统一叙事基调等三个维度,分析了印度电影《我的个身啊》中歌舞片段的叙事功能,以其为理解这部票房佳作提供新的思路。

印度 电影 叙事 我的个神啊

说起宝莱坞电影,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其标志性的歌舞元素。在早期的印度电影中,对歌舞元素的处理还并不成熟,存在着叙事性不强、缺乏对情节推动作用等现象。随着印度影业的成熟,对歌舞段落的处理有了明显改变,强化了其作为重要电影情节的叙事功能。使得歌舞片段不在脱离情节和故事发展,为歌舞而歌;转而进入到以歌代言、以舞代叙,情在歌中、事在舞中的新境界,大大地增强了宝莱坞歌舞类型电影的艺术性和生命力。

一、穿插叙事的歌舞片段

《我的个神啊》的开篇,就是女主角嘉古在比利时小城布鲁日街头,伴随着轻松欢快的歌曲骑行自行车的片段,浓厚印度风格的歌曲与西欧古城街头风景的强烈对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一上来就抓住了观众的心。节奏明快的歌曲搭配着快速切换的镜头,喻示着此时女主角为了参加朗诵会而赶去买票的急切心情,暗示了下一步情节的发展;而歌词中表达的对于爱情的向往与期待,也为紧接着的女主角遇见心上人的情节做了铺垫。这一歌舞片段作为影片情节的开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衔接清新自然。这种巧妙地以小的歌舞片段穿插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之中的手法,体现了其强大的表意功能,其叙事性服务于故事的发展。电影中,当男女主角一见钟情后,影片随即采用了近3分钟的歌曲片段来推动他们之间爱情的发展,便随着美妙的音乐与画面的切换,男女主人公经过了最初因不同国籍而引起的犹豫、坠入情网之后甜蜜以及共同生活之后的温馨。此片段以歌舞的形式,讲述了男女主角相识到相恋的完整过程,而其中歌词与情节的完美切合也丝毫不显刻意,为本来稍显空洞的叙事镜头添色不少。在电影中期,男主角因为寻“神”不得而陷入迷茫时,引入的一段歌曲片段则直接起到了叙述情节的作用。这段影片直接运用了歌舞片段来表现主角寻找“神”整个过程中的艰难和心酸,通过歌者吟唱出来也让故事的叙述效果更加饱满。

二、表意丰满的肢体动作

在印度电影中,歌舞片段行使其叙事功能的重要一环是舞蹈的各种动作、角色的神态等,即其肢体语言。作为与其他视听语言承担相近情节推动作用的叙事语言的一种,舞蹈必然需要充分利用自身所独具的肢体语言去达到作者所期望的叙事效果,舞蹈的艺术化、诗意话的表现手法和功能是其他叙事语言所不具备的。电影《我的个神啊》中,第一段舞蹈片段出现于影片前半部分,男主角的回忆之中,这一歌舞片段是典型的印度歌舞电影的“群舞”桥段。当时男主角因需要与人握手才能学会当地语言,而被人误认为因车祸而失去记忆、不谙世事的“没羞”的家伙,众人通过舞蹈表现了阻止男主角继续骚扰身边的女性以及张贴小告示寻找其真正身份的情节。该片段中,歌舞动作中大量的面部动作是摇头晃脑、挑眉嬉笑,表现了男主角懵懂无知的滑稽以及主角好友戏谑欢乐的情感,众舞蹈演员通过耸肩、摆手等基本动作以及夸张的手和颈的转动方式来充分表达了内心的戏谑情绪,风格化的舞步配合欢快的音乐以及夸张的表情,完美地烘托了该喜剧情节的滑稽效果,充分发挥了影片的视觉娱乐性。除此之外,该歌舞片段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男主角对于女性双手的滑稽而执着的向往,直接导致了剧中好友领其前往“风月场所”这一故事的发生,而张贴小告示的桥段也在暗示着之后男主角自制传单寻找“神”这一情节,整部影片在歌舞的渲染和推进中得以进展。

三、贯穿始终的叙事基调

影片开篇的两段歌舞片段,以及影片后期,表现男主角陷入对女主角的爱慕之中的歌舞片段中,大量女主角的特写镜头,加上舞者优美的舞蹈、动人的音乐,充分展现了印度电影中的艳情意味,并且借助贯穿前后的优美歌舞在整个影片中保持了全片审美趣味的统一性。再看影片前期,男主角懵懂无知、尚未学会地球语言时的歌舞场景虽蔚为壮观,但却乐曲轻快,趣味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影片的后期,随着男主角荒诞行为的延续,舞者们穿着色彩绚丽而各不相同的传统服装,在印度乡村的蓝天黄土中纵情舞蹈的场面,又给予观众了强烈而欢快的视觉刺激,舞动着的人们从手忙脚乱的阻止男主角继续荒唐行为,到手舞足蹈地张贴广告寻找其身世,期间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层出不穷。这一切种种无不表现出了深刻的滑稽感,恰恰切合了全片带有的深刻讽刺意味的故事内核,使得整部电影的叙事基调得到了保证。

四、结语

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之中的歌舞片段,自然、流畅,视听感受酣畅淋滴,叙事功用深刻突出,这使得我们不难理解其在票房上的突出成绩。印度宝莱坞电影的歌舞片段之所以成为世界电影中独树一帜的标志性形象,它的成功是与华丽而又充满叙事性的歌舞场面分不开的。以歌代言、以舞代叙,情在歌中、事在舞中的形式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的持续发展,已然成为了宝莱坞电影的鲜明特色。

[1]赖春.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J].大众文艺,2011(20):155.

[2]徐辉.印度电影叙事艺术浅析——以《三傻大闹宝莱坞》为例[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3):149.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邓昊(1990-),男,壮族,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猜你喜欢
歌舞片宝莱坞歌舞
从“歌舞演故事”到“故事演歌舞”——论“梅舞”的缘起与形成
浅谈藏北巴青“果谐”歌舞
宝莱坞打响名誉保卫战
宝莱坞被爆吸毒泛滥
宝莱坞名人被指“通巴”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马戏之王》:好莱坞歌舞片回春
对歌舞片《芝加哥》中舞蹈艺术的研究
“文明”与“思想”的相互作用——印度影片《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基督教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