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抗衰老42例临床观察

2017-12-08 07:24胡丙成
黑龙江中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吸收性抗衰老缝线

周 杰 胡丙成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01)

穴位埋线疗法抗衰老42例临床观察

周 杰 胡丙成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0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抗衰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老年患者,对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的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穴位埋线疗法抗衰老有明显疗效;2穴位埋线疗法患者的依从性较好,且女性优于男性。

穴位埋线 抗衰老 症状积分

衰老是一个自然规律,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的退行性变和技能的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素问·上古天真论》详细的论述了女子以七、男子以八为基数递进的生长、发育、衰老的全过程。抗衰老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古人认为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都会加快人体的衰老,中医抗衰老的原则和方法[1]为(1)未病先防,未老先养(2)生活有节,怡情修治(3)锻炼按摩,持之以恒(4)药食相兼,针灸相配。

抗衰老的方法多种多样,刘莹莹[2]等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来达到抗衰老的治疗作用,施灸的穴位为神阙、关元、肾俞、足三里等穴位,通过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流变学、免疫球蛋白等的变化,经过分析发现温和灸疗法不仅可以明显的改善老年人衰老的症状,而且还是通过调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胆固醇、血红蛋白、血流变学、甘油三酯、免疫球蛋白等项的指标,进而达到抗衰老的治疗作用。刘烨[3]认为衰老是脏腑气血功能的衰退,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多方面健运脾胃是中医抗衰老的特色。本研究采用埋线的方法,对50例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埋线疗法抗衰老的临床疗效,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45例符合抗衰老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老年患者,均来自2016年03月—2016年12月针灸科门诊,其中男性18例,女性27例,老年前期(年龄在60~74岁)20例,老年期(年龄在75~89岁)25例,均无严重器质性病变,观察期间对伴有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进行对症治疗,但不能使用任何延缓衰的药物。

2 治疗方法

2.1 选穴

下脘、关元、双侧的天枢、双侧的足三里、脾俞及肾俞。

2.2 操作方法

患者先取仰卧位,用碘伏消毒液对下脘、关元、天枢和足三里这六个穴位进行定位标记并消毒,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穿入一次性套管埋线针之后,迅速扎进入穴位中(进针的深度及方向依穴位的位置决定),推动针芯,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植入穴位体内,出针后迅速用消毒棉签按压,以防出血,并用无菌埋线贴贴住(3~6个小时即可摘除)。

2.3 疗程

每10天一次,六次为一个疗程,共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嘱患者埋线的穴位24小时禁止接触水,之后的2-3天禁止剧烈运动,注意饮食清淡,不宜过食油甘厚味,以防引起局部过敏。过敏体质的老年人不能入组,有出血倾向的老年人不能入组。

2.4 器材

高冠牌一次性使用埋线针,7号,直径0.7mm,厂家: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博达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规格4-0,长度为2cm,每包10根,厂家: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3 需观察的指标

衰老的症状评分[5]:(1)对于能够反映人体老化的症状如:夜尿频(或尿后余沥)、腰膝酸软、齿摇、健忘、多梦、自汗、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口干咽燥、盗汗、便溏等症状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后进行记录。研究人员询问时要用统一的词语提问,凡是主动说出的症状记4分:问出的症状按照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记为3分;症状时轻时重成间断出现,记为2分;症状轻或偶尔出现者记为1分,无症状者则记为O分。(2)望诊和脉诊:因为这些症状是较客观的,所以望诊和脉诊中具有任愈一项应记为6分。

4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治疗后衰老的症状积分所下降的值≥2/3治疗前衰老的症状积分值。

(2)有效:治疗后衰老的症状积分所下降的值为治疗前衰老的症状积分1/3~2/3之间。

(3)无效:治疗后衰老的症状积分所下降的值在治疗前衰老的症状积分的1/3以下。

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6 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有3例男性患者由于惧怕扎针,自动退出试验,则患者例数为42例,男15例,女27例,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比治疗前显著下降,显效患者24例,占57.14%,有效患者13例,占30.95%,无效患者5例,占11.9%,总有效率为88%,治疗后与治疗前衰老症状积分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抗衰老效果显著,见表。

治疗前后衰老症状评分

7 讨论

7.1 选穴依据

肾为先天之本,具有贮存和封藏人身经精气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说明肾脏是衰老的主因,所以选取肾俞,和有壮阳之功效的关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的运化功能非常强健,才能为人体的各项机能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够使脏腑全身的组织得到营养,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徐文弼云“人以水谷为本,故脾胃为养生之本”。说明脾胃健运是中医抗衰老的重要组成部,所以会选取脾俞、足三里、下脘、天枢,足三里又为人体保健要穴,既可以健脾胃,又可以提高全身的免疫功能。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有双向调节大肠的作用,这样配穴不仅使水谷精微不断地运化,又可以使在体内产生的糟粕顺利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7.2 穴位埋线疗法的机制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入相应穴位内,借助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作用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6],可吸收性外科缝线也称为胶原蛋白线,此疗法在所埋入的胶原蛋白线未吸收之前,一直对穴位有刺激作用,长期疗效要好于传统的针灸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特别适合慢性疾病的治疗。本研究所用的胶原蛋白线,采用的是规格为4-0相对比较细的线,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在其植入穴位之后2~3天,有些患者于所埋穴位的体表就能触摸到皮下有个包块(有些穴位不会出现,应与过量刺激及过敏反应相鉴别),是胶原蛋白线没有被吸收前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所致,7~10天会消失(一些基础代谢比较低的人时间会更长),消失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埋线。

[1] 朱斐.中医抗衰老的原则和方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550-551.

[2] 刘莹莹,李珍,张红等.艾灸对老年患者抗衰老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9,15(4):431-433.

[3] 刘烨.防老抗衰与益脾养胃的关系初探[J].陕西中医,2000,21(8):354-35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抗衰老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新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1993.154.

[5] 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研究协作组会议.延缓衰老中药的筛选规程和临床观察规范[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1):682-684.

[6] 关玲,左芳.穴位埋线技术标准化研究--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的制定说明[J].中国针灸,2009,29(5):401-405.

猜你喜欢
吸收性抗衰老缝线
EDANA吸收性卫生用品管理计划
学会4招科学抗衰老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观察局部应用吸收性替硝唑明胶海绵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地黄貌不起眼补肾增强免疫抗衰老
缝线抗议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可吸收性外科缝线中重金属铬含量
常搓八部位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