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监督的困境及突破

2017-12-26 10:47方洁慧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7期
关键词:监督机构卫生监管

◎方洁慧

基层卫生监督的困境及突破

◎方洁慧

自2005年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各级卫生监督机关克服困难,同心协力,不断增强机构建设能力,提升日常监管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经费紧张,一些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人心浮动,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从基层卫生监督的困境入手,深入分析破解基层卫生监督困境的有效方法,以为我国基层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基层卫生监督的困境

权力过分集中。目前,基层卫生监督部门权力过分集中,形成了集管理、监督、审查、办证、验收、行政处罚等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张口规定”和“人情许可”的情况,以及随意使用自由裁量权,原则性不强,随意更改行政处罚决定等情况,严重减弱了行政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损害了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形象。

监督体制不健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深入、不彻底,造成了监督体制不健全。近年来,各地区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都在不断深化,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地方的卫生监督机构改革不是很成功,改革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从表面上看卫生监管的队伍是“壮大”了,但人员还是原来干什么工作的继续干什么工作,卫生监管的力量并没有因部门的合并而增强。同时,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缺乏国家的顶层设计,作为卫生监督部门上下体制不一致,不贯通,造成监督的体制不健全,这样以来反而严重削弱了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

监督人员数量少、素质偏低。与繁重的基层卫生监督工作不相适应的是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面对超负荷的执法监督工作,监督人员少势必就会减少监督巡查的次数,造成监督工作缺失,出现监督松懈现象。其次,基层卫生监督人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并且普遍偏低。基层的卫生监督工作人员中达到中专学历的不到50%,有专科、大学本科学历并且学习预防医学专业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监督管理人员都没有熟练、全面掌握法律、法规,缺乏监管技能,监督执法文书制作不规范。

偏远地区监督力度薄弱。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卫生监督的力度非常薄弱,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方面,同时各种信息相对较为闭塞。一方面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公务员都不愿意在这些偏远地区工作,很多在考试的时候,不填报这些偏远地区,有的即使来这些偏远地区工作了,面对当地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没有多长时间就都调走或者干脆改行了,造成这些地区监管人员缺乏,留不住人才,因此监督的力度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地区较为偏远,在职的监管人员由于交通不便,也不愿意经常来回跑,有的甚至半年、一年的才能巡查一次,检查的频次就会减少,因此监管的力度就会很弱。

基层卫生监督困境的突破

理顺监督体制。首先,应改革市、县(市、区)两级卫生监督体制,设区的市不设立独立的区级卫生监督机构,由市级卫生监督局在各城区设立派出机构,使其像公安、工商、税务、技监等行政执法部门的派出机构那样,对区人、财、物实行垂直领导、一体化管理。其次,统一卫生监督机构的名称,行政级别,明确执法人员的身份,不能各行其事、五花八门。同时,地方政府财政应保证其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卫生执法专项工作经费。最后,各监督机构要进一步明确监督者及被监督者的信息,响应上级指示,积极补充和完善卫生监督对象库与卫生监督人员名录库,并就监督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开会讨论,及时予以改进和完善。

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基层卫生监督工作,就必须要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培训的方式,增强监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可以让系统内部挑选优秀的监管工作骨干,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卫生监督管理经验进行“现身说法”式的讲解,也可以从各专业授课单位、各部门聘请某一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还可以在单位内部按照老、中、青的年龄进行搭配分工,实行老传小、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整个卫生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要构建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实行择优上岗、竞争上岗制度,产生“能者上、中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用人机制,不断提高监督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建立一支业务能力硬、综合素质高、工作水平强的卫生监督队伍。

加强舆论宣传。注重宣传动员工作,增强舆论宣传工作力度。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宣传,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卫生监督工作的认识,形成人人关心卫生监督、人人参与卫生监督,全员行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使其明白自己该做的事情,积极承担社会、国家的责任,从而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强化自身卫生安全自律意识。

完善监督网络。一是实行卫生监督“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监管模式,建立市、县、村三级监督监管网络,把卫生监督的网络延伸到农村基层,减少卫生监督的盲点和盲区,扩大卫生监管的覆盖范围。二是在每个行政村聘请卫生监督协管员,充分发挥他们对辖区卫生状况底子清、情况明、消息灵的优势,将各种卫生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他们在卫生监管中“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发挥他们在卫生监督和联系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做好卫生监管工作,不断提高执法办案的质量,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办事的效率,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落实“双随机”监管机制。对基层卫生监督人员建立“监管人员信息数据库”,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采取随机抽取监管人员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的“双随机”形式,按照日常监管标准进行现场检查打分,对从业场所卫生、监管覆盖率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双随机”检查考核模式作为日常监管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监管效率低、监管走过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监管效率,夯实了监管工作基础。

要想增强基层卫生监督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就应当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卫生监督工作体制,提升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执法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执法队伍,营造良好的卫生监督执法外部环境,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单位:苍南县卫生监督所)

猜你喜欢
监督机构卫生监管
卫生与健康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Soybean hairy roots produced in vitro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浅谈石河子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