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对日软件外包的发展策略探析

2017-12-30 17:42柳叶吕汝泉
数码设计 2017年5期
关键词:外包软件人才

柳叶*,吕汝泉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的发展策略探析

柳叶*,吕汝泉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如今全球的软件产业都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中日本的发展速度非常惹眼。随着日本软件外包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软件产业出口额也在大幅度提升。大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和唯一的软件外包出口城市,软件产业正朝着市场、企业、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渐渐成为中日软件产业交流的桥梁,并以北亚信息中心为目标稳步前进。但同时,对日软件外包市场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将对我国的软件外包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大连对日软件外包产业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调查,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大连软件外包的长远发展。

大连;日本;软件外包;发展

1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的发展现状

1.1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企业类型

第一类,日本大企业在大连设立的分公司。例如中国最大的对日外包公司IBM、日立、CSK等其他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而排全日前十的软件企业也赫然在列。

第二类,国内大型软件公司。这类公司多对日主营,经验成熟,设备完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营模式,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大连华信电脑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三家通过CMMS认证的企业--大连海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东软集团大连分公司。内地当面,不少企业前仆后继加入对日软件出口行业,例如国内知名软件上市公司杭州信雅达公司,而且包括用友、浪潮等众多内地知名软件企业也正在积极寻求合作,纷纷入驻大连软件产业园区。

第三类,通过各种孵化机制产生的中小型对日软件企业。它们大多由海归或国内顶尖高校毕业的精英学生建立,拥有自己的项目,定位性极强。它们对日承接的项目非常广泛,特别是在IT咨询与运营管理服务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现在其发展趋势良好,或将全面承包日本IT咨询服务业的本土外转移,尤其是数据录入和呼叫中心业务。数据录入是主要依靠劳动力,要求企业有简单的日语基础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日语基础对于大连来说非常具有优势,大连曾为日本殖民,地理位置上也靠近日本,在此寻找日语人才非常简单。此类企业还为大连带来非常多的就业机会,可持续发展性非常的强。

1.2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产业基地

1.2.1 大连软件园—对日大型软件企业聚集地

2001年信息产业部认定了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在此之前,科技部还认定过22家“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包括了东大、齐鲁、西部等22家软件园,两个“认定”共扶持了33家企业。再加上各省、区县自主扶持的软件园区,全国的软件园区已有上百家之多。如今北京、成都、大连、西安、广州、长沙、南京、上海、杭州、济南已成为我国的十大软件基地,北京、上海、大连更是形成了一个软件产业的“三足鼎立”格局。

1.2.2 七贤岭产业化基地

日本大企业都集中在了大连软件园区,七贤岭产业化基地则拥有众多通过孵化机制产生的中小对日软件企业。他们的业务十分弹性,并没有以上那些大企业的稳定单源,但是这样的分工倒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规划。这些企业的目标十分简单,保持持续的接单能力,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突破现有的“规模”瓶颈,谁能更优秀的解决这些问题,谁就能在此继续生存。同时,这些企业大多选择了与日本融资,加上政府的政策扶持,能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必将有长远发展,这也是大连对日软件产业的有益补充。

1.2.3 海外学子创业园

1999年9月,大连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运营,同年,辽宁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园和辽宁省(大连)博士创业园入驻于此,“三园共建”正式形成。现如今,创业园孵化培育服务体系已经完善,拥有100000平方米的各类孵化场地,政府还为它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待遇可见一斑。海外学子创业园拥有众多博士、博士后、海归等高层次精英,吸引了16个国家的高端技术企业来此投资入驻;这里的技术涉及领域十分广泛,生物工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端领域都有涉及;因为精英的建设,这里还形成了一批科技高端、管理先进、前景广阔的民营科技企业群。

1.3 大连对日软件从业人员结构

软件产业十分重视人才,在对日的软件外包方面更是对人才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大连在这个方面非常占优势,大连的软件产业几乎可以说就是对日的软件产业,在大连工作的软件人才九成以上都以对日为主。1998年,大连应国家要求开展外包业务,9年过去了,大连已经拥有3万多从事软件产业的人才,其中三分之二都在软件园中,这个人数去年相比,增长了7%。另外,入驻大连的软件企业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这对大连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大连的对日软件从业人员主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比较强的能力的项目经理,这类人对日软件的开发规范非常了解,具有非常强的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经理通常会有在日本工作的经验,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但也有是经过学习后逐渐转化的。第二类是系统设计师或者桥梁系统工程师,这类人要求日语好、沟通能力强,他们经常在日方与中方之间回旋沟通。第三类是底层开发人员,一开始,日本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力非常强,对日软件外包企业只能得到底层的编码工作。但日本人工费非常高昂,再加上我国的人才素质有所提高,日本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逐渐将一些系统分析工作外包给中国公司,甚至从一开始就会有中国员工介入。这三类人都是目前软件园里大量需要的

2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含量少,外包层次低

尽管大连软件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我们的研发、生产、加工、服务等产业链中尚处中下水平。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大连的对日软件外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世界上的软件产业大企业,在建立之初都走了一条“按照国际的规范形成规模,积累财富、经验、人才”的道路,而大连目前还在形成规模阶段。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坏事,出现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且发展空间和可能非常大。只要走过了这个过程,高附加值的产品会向我们招手,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目前国际上的软件外包普遍开发难度小,需求量大,这正是积累资金的好时候。因此我以为,国内的软件企业应该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以日本为跳板,切忌以日本软件发展为最终目标。在国际上,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与实施、软件架构、探究的客户需求才是其高端知识,我们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2.2 对日软件人才比较匮乏

目前我国的对日软件出口正面临一个瓶颈期,我们对日的软件外包市场很大,但实际能掌控全局的管理层人才十分匮乏。大连的软件产业发展速度飞快,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大连的软件园区从业人员应形成10万人规模了,整个城市的软件产业人才应达到20万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连的IT从业者只有3万人左右。大连多数软件人才是正规大学培养出来的,基本都是软件工程师。而处于顶端的能掌控全局的管理层人才要求要多年从业经验,还得有一定的管理营销能力,这类人员十分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对日软件企业的扩大和进一步发展。大连产业园区一般渴望招聘两类人才,第一类是软件开发人才;第二类是以语言和管理特长为主的综合性人才。第一类人主要是软件架构师、项目经理和系统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需求比例是1:2:7,高级人才约占三成。但据从大连市2016年新增从业人员的构成调查显示,新增的中高级人才仅有10%,大大低于30%的标准,根本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但同时,对公司最重要的能够影响公司发展的往往是这些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人。高素质软件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紧缺是大连对日外包必须解决的难题。

2.3 缺乏直接的跨地域沟通渠道

软件外包企业很少能直接接触终端客户,极少数的企业才能拥有直接离岸发包经验。但直接离岸发包渠道很少,就算是大企业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大多数企业选择的间接离岸发包渠道也不多,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软件外包的发展。如此一来,大连的外包企业没有机会接触终端客户,得不到最新的价格走向趋势,只能被动接受任务和价格,这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非常不利。为了接近客户的需求,保证外包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我们的企业必须与客户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以此来纠正一些细小的偏差。日本客户十分小心谨慎,做大项目之前都会用一个小项目进行试探,做得好才会更进一步合作。另外,日方发包到大连需要经过很多关卡,如果沟通渠道不畅通,客户的意思不能及时传达给外包企业,得到的结果与就会与客户预想的大相径庭,最后落得发包商恼火,接包商兢兢业业却换来一肚子委屈的下场,双方不欢而散。

3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的发展对策

3.1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企业为了的走向,能否接到高水平、高利润的项目取决于企业能否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日本企业非常看重质量和诚信,一次交付就是日方对中方的一次检验,如果出现问题,很可能会永久的错失良机。加之日方十分重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高的技术,若心存一丝侥幸都会被日方排除到选项之外。所以大连外包企业想要拥有绝对竞争力,就必须在质量上严格把关,重视整个质量体系的完备,同时管理水平也得跟国际接轨,一方面提高自身水平,一方面要兼顾质量合格。想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摆脱只能编写低级代码的命运,就得以需求分析为起点,全面分析日本的需求,最终接盘整个日本的外包。目前全球外包浪潮汹涌,中国也在加紧展开竞争,日本因考虑到成本、技术等因素,逐渐将软件外包目光投向大连,这对大连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日本会对大连有着更加苛刻的要求,这对大连来说也是一个大的挑战。他们更希望我们也能有人能够参与最初设计,介入上游工程;他们也要求我们不但能够共享利润,也能共担风险。

3.2 多渠道吸引对日软件人才

目前最快解决人才稀缺问题的方法是外派和引进。外派即我国企业与国外大企业合作,派遣自己的员工到国外企业实习,让他们与国外大企业交流,了解其运营模式,培养他们的沟通与管理能力。这些员工带回了的不仅仅是经验与高能力,也带回了很多的关系,会成为公司与国外企业之间的重要桥梁。我们的软件企业可以与日本大企业合作,这不失为一个能有效提高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素质的办法。而引进是指直接以高薪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外高端人才留驻。引进看似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实则获得的收益也会随之提高。引进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充分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想法,做好售后工作。引进高端软件项目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大连的软件技术水平,对大连来说也不妨一试。另外,若想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稀缺的问题,还要靠自主培养。软件企业可以采取与本地的高校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建立互利的合作关系,企业为高校提供就业岗位,高校为企业输送人才,依照企业要求高校可以适时改变教学模式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3.3 解决好跨地域沟通问题

软件外包的产品规格要求变更十分频繁,与传统外包项目不同,它并不能完全地通过文档表达清楚。日本的软件外包则要求更为严格。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能是沟通,要尽可能的使用坐下来面对面交流、电话里充分阐述、视频通话全面了解等等方式,把日本发包商的需求完完全全地复刻到外包项目里。印度曾是全球最大的接包商,但其日渐衰退的原因不是人力成本提高,不是技术水平落后,而是不能做到与客户融洽交流。所以,在大连软件外包企业刚刚起步初具规模的重要阶段,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可谓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发包商与接包商能否充分沟通是接包商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据我了解,在大连,一个项目中能力最强的人,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同客户交流,一名具备良好日语沟通能力和基本的项目管理能力的精英管理者会给企业加分,这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是日本挑选接包商的条件之一。因此,拥有能够同对方交流的人才可谓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大连的对日软件外包公司一方面要注重日常发展所需,一方面更要留意、培养、储备有能够进行流畅沟通的人才,这样才能使企业拥有绝对竞争力。

4 结束语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网络搜索、专家咨询等方法充分分析了大连软件产业的现状,对大连地区的软件外包企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找出了一些问题,并从企业与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大连软件外包产业带来启发。本文研究结论总结如下:第一,创建东北亚信息中心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突破规模、层次、资金、质量、人才等发展瓶颈;第二,要以日本为跳板提升自身能力,放眼全球,以拓展高附加值全球市场为目标,发展国内软件市场,建立拥有自主产权的对日、对欧美的软件外包企业,这应该成为大连软件产业的最终目标。

[1] 刘清清.大连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以对日承接软件外包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17, (03): 115-117.

[2] 马建新. 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策[J]. 辽宁经济, 2017, (07): 16-20.

[3] 黄明, 董长宏, 梁旭. 促进大连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0, (03): 154.

[4] 王淑荣. 基于钻石模型的大连软件外包产业集群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2(04): 74-76.

[5] 邢丘丹, 唐文静. 对日软件外包产业商业模式及竞争策略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0, 10(03): 28-31.

[6] 梁爽. 大连软件外包产业集群发展要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 对外经贸实务, 2010, (12): 79-81.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alian Software Outsourcing to Japan

LIU Ye*, LV Ruqu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Liaoning Dalian, 116052, China)

Now, the global software industry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n Japan is very eye-catching.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software outsourcing market in Japan, the export of China's software industry has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city of Dalian as an important foreign trade port city in China and the only software outsourcing export city, the software industry is facing the market, enterprise and tal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gradually become a bridge in the Japanese software industry exchange, and information center as the goal of steady progress in the north.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ftware outsourcing market in Japan has also caused some problems, and if these problems are not solved, it will have a bad impact on our software outsourc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at some problems in Dalian have appeared in the Japan software outsourcing industry to carry on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views, hope to be abl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Dalian software outsourcing.

Dalian Japan software outsourcing development

柳叶, 吕汝泉.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的发展策略探析[J]. 数码设计, 2017, 6(5): 45-46.

LIU Ye, LV Ruqua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alian Software Outsourcing to Japan[J]. Peak Data Science, 2017, 6(5): 45-46.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05.018

F204

A

1672-9129(2017)05-0045-02

2017-02-13;

2017-03-05。

柳叶(1996-),女,汉族,辽宁鞍山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本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见习研究员。E-mail:kakujoji@126.com

猜你喜欢
外包软件人才
人才云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